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5年首批成立的學院之一,經過19年的發展,已經建設成為一個學科有特色、學院有影響、學術有品質、學業有亮點的二級學院。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師資雄厚,囊括了一批在國内外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優質的人才創造了優秀的學術環境,取得了豐厚的學術成果。自建院以來,累計獲得省市級以上項目100餘項,出版專著50餘部,發表論文1000餘篇,獲得省市級社科成果獎 12 項。近五年,學院共有國家級項目 9 項,省部級項目 40 餘項,科研成果豐碩,科研轉化率高,直接服務于海南地方經濟和文化建設。
學院目前設有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漢語國際教育、網絡與新媒體、語言學(語言科技)6 個本科專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國際幼兒教育)、網絡與新媒體(直播)2個專業方向。
多年來,學院堅持“一體兩翼三個轉型”發展思路,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産教融合與科教融彙兩翼齊飛,同步推進應用型轉型、數字化轉型、産教融合轉型。取得了豐碩的學科專業建設成果。
在專業建設方面,堅持社會需求導向,圍繞“高水平應用型高校”的辦學定位,确立人才培養目标。落實“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運用“反向設計、正向實施”方法,以達成人才培養目标為教育教學工作目标。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學院确定了以“實基礎、适口徑、重能力、能創新”為人才培養基本要求,提出了“具有良好人文素養、專業基礎紮實、知識結構合理、适應地方需要、富有實幹精神和具有較強創新意識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總體目标,為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提供了指導原則。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校級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強,辦學規模大,生源質量好,社會反響佳。多年來,打造了“瓊學”和“創意寫作”兩大品牌。形成了以漢語言文字學、紅學、瓊學、創意寫作學為代表的一批優勢學科方向。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是海南省一流本科專業,省級應用型轉型試點專業,2024年獲批國際中文教育專碩點。該專業多年來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發展道路,深耕海外,面向東南亞,開展華文教育,傳播中國文化。建立了幾十家實習基地和“漢語教學中心 ”,累計承擔了 500 餘名國外留學生的語言教育,組織留學生參與的海南“瓊州杯 ”國際學生漢語與才藝大賽,實現了四連冠的壯舉。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具有較高的市場契合度,目前已經初具規模和影響力。廣告學、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對标産業需求,突出産教融合傾向,以培養具備全媒體視野、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新聞傳播人才為目标,學生參加各類新聞傳播和全媒體技能競賽,近五年累計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560 餘項,形成了良好的學科影響和社會美譽度。
2024年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獨家撰寫發布的 《2024校友會中國一流專業排名》中,我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廣告學專業、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屬于優勢專業,處于第一梯隊。為“應用型”“A++”專業,獲評6星級“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保持了領先優勢。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應用型”專業中排名全國第63名,獲評5星級“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應用型”專業排名中位列全國第32名,獲評 4 星級“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對應學科建設依托學科專業優勢,學院建有教育部印尼研究中心、海南自貿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海南省華文教育基地、海南省瓊學研究中心等高端教學科研平台,大力開展科教融彙。
圍繞立德樹人宗旨,學院貫徹“黨建+育人”工作理念,踐行“千人千面”育人理念,推進産教融合培養模式。加強“六師”型輔導員隊伍建設,鼓勵他們做好學生的思想導師、學業導師、社會化導師、心理輔導師、職業輔導師和生活助理師。強化校園陽光心靈服務保障,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完善心理危機預防幹預體系。強化“第二課堂”育人功能,積極打造學院品牌文化活動。近年來,開展了“金鹭杯”微電影大賽、國學知識競賽、“金鹭杯·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青翼杯”學生教學創新大賽、“我的大學我的詩”校園詩歌原創大賽、“金鹭杯”微劇本大賽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鼓勵學生以賽促學、以賽代練,參與高質量學科競賽。通過打造學科和專業核心競争能力,人才培養成果顯著。近3年學生共榮獲國家級獎項37項、省級獎項84項。學生創新創業類競賽參與率大幅提升,參賽作品和數量創新高,近5年全院共有22項國家級、30項省級創新創業項目結項,2023、2024年立項建設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4項、省級23項。學生累計獲獎1000 餘人次,畢業生就業獲得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近年來,應對形勢變化尋找新的增長點,積極拓展新的發展路徑與合作空間,探索産學研用一體化辦學路徑。在國際幼兒教育、語言科技等新專業建設方面持續發力。學院應用型辦學成就和學科專業特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二是着力推動文化創意産業人才培養創新與“數字化轉型”實踐;三是重點突出基于“産教融合”理念的全媒體應用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實踐;四是積極探索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的新渠道、新機制。
在“新文科”建設理念下,學院整合現有的六個專業,大力推進學科交叉、專業互補、知識融通,形成了以文學、傳播學、藝術學學科及專業協調發展,傳統、現代和國際三個維度相互支撐,内容、平台和傳播三個層面交叉滲透,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适應的專業結構體系。共同助力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努力踐行“走進校園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的辦學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