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大一新生還在适應大學生活節奏時,廣告學(數字傳播)2401班的孫嘉碩同學已踏入行業前沿,利用暑假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這份聚焦基礎卻充滿挑戰的實習,不僅讓他對廣告行業的認知從書本躍入現實,更在實踐一線觸摸到了數字傳播時代的行業脈搏。
從理論到實踐:在基礎工作中初識行業全貌
孫嘉碩已同學深度參與了某奶茶品牌推廣方案的前期籌備。他負責在社交媒體平台中搜集同類品牌新品上市玩法、分析18-25歲目标群體的消費偏好,并将龐雜信息梳理成清晰的“競品分析”與“用戶洞察”數據庫。“課堂上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在真實的用戶數據畫像前瞬間變得立體鮮活,”他感歎道。這份看似基礎的工作,卻是數字營銷決策的根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精準提煉有效數據支撐策略,已成為從業者的核心能力。
數字舞台初試聲:短視頻文案的“秒級”較量
實習期間,孫嘉碩同學首次嘗試為教育機構撰寫15秒短視頻口播文案。曆經3次修改,最終一條突出“暑期特惠”“名師授課”核心信息的文案被采納。這一經曆讓他深刻體會到數字傳播的獨特法則:“在碎片化的注意力争奪戰中,文案必須如利箭般直擊用戶痛點,一秒抓住眼球,三秒傳遞價值。文藝腔調在實效傳播面前必須讓位。” 導師的反饋讓他明白,數字時代的廣告創意必須兼具效率與吸引力。
實習反思:擁抱數字浪潮,錨定成長坐标
實習讓孫嘉碩跳出了“廣告即創意”的浪漫想象,直面其商業本質:“一切創意必須服務于盈利目标,基于數據洞察而非主觀臆斷。”他也清晰看到自身不足——廣告法規、媒介策略等專業知識的匮乏,以及面對海量信息時高效篩選能力的欠缺。未來,他計劃系統強化《廣告法規》《市場調研》等課程,并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以“用戶視角”拆解熱門廣告案例,将刷抖音等行為轉化為學習機會。
“這次實習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行業真實運作的大門,尤其是數字傳播如何重構廣告的創意、執行與反饋鍊條,”孫嘉碩同學總結道,“雖然隻是起點,但我已更明确方向:成為一名既懂創意、又精數據、更接地氣的數字時代廣告人。”這位廣告新兵的初體驗證明,早一步實踐,便早一步在數字浪潮中找準自己的坐标。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編輯/吳思瑩 陳鴻銘 責任編輯 史志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