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青春對話——漢語言文學專業同學玩轉古典文學 課堂變身“創意夢工廠”


  • 2025
  • 08/10
  • 19:23
  • 教學動态

  • 51
  • 浏覽量

當杜甫詩中的家國情懷遇上現代演繹,當《虬髯客傳》中的故事披上奇幻懸疑的外衣,當《莺莺傳》的愛情傳奇在校園微電影中重新演繹——這并非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中國古代文學課堂上正在發生的真實場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将經典文本改編為創意劇本并拍攝成片,學生們化身古典文學創意總監,以令人驚豔的跨次元對話,讓沉睡千年的文字在鏡頭前煥發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這場融合深厚底蘊與現代表達的探索,不僅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悄然重塑着人文學科課堂的無限可能。

一、經典解碼:學術深度點燃創意引擎

圖片

《石壕吏》劇組

本次實踐項目絕非簡單的娛樂化改編,其核心動力源于課程紮實的學術訓練與對文本的深度耕犁。

文本精研,築牢根基:在改編啟動前,漢語言文學專業同學已經過一段時間的知識沉澱,對中國古代文學史脈絡及經典作家作品有基本了解。在學院人才培養方案指導下,授課教師帶領學生系統學習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等先秦諸子思想,全面掌握《詩經》《楚辭》等經典作品相關知識,并細緻探究特定詩詞的意象系統與情感張力。這種嚴謹的學術訓練,确保了後續改編不是無源之水,而是建立在對原著精神内核與藝術精髓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

曆史語境激活:項目特别強調引導學生回到作品誕生的曆史現場。通過研讀相關史籍、社會文化背景材料,學生得以理解經典人物行為邏輯與情感模式的“時代密碼”。改編《石壕吏》的小組,正是通過對唐代社會矛盾的深入考察,才在劇本中精準放大了原著批判精神的力量,并找到了與現代觀衆對和平渴求的強烈共鳴點。

二、跨界碰撞:當古老文本遇見Z世代腦洞

圖片

《琵琶行》劇組其一

在堅實的學術地基上,學生們天馬行空的創意迎來了自由馳騁的空間。他們大膽地将現代流行文化基因注入古典軀殼,催生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形态:

《琵琶行》的現代國風重生:一個小組将白居易與琵琶女的千古絕唱,改編為一部結合現代國風流行音樂的短劇。鏡頭中,快速切換的蒙太奇展現琵琶女跌宕的一生,而采用現代歌手配樂的《琵琶行》版本則是傳統意境與現代視聽語言的碰撞,讓千年愁緒在Z世代觀衆心中激起強烈回響。

《清平調》的輕喜甜寵變形記:另一組同學則看中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線。他們巧妙剝離曆史中較為沉重的政治元素,保留核心人設,并使用反串巧妙設計喜劇橋段,将其改編成一部展示校園風光的輕喜劇微電影。

圖片

《清平調》劇組

三、實戰錘煉:協作中綻放的

綜合素養光芒

圖片

《滿江紅》劇組

從紙面文字到動态影像,改編項目的全流程實操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方位淬煉:

項目制管理初體驗:學生自發組成劇組,需自主完成編劇、導演、演員、攝像、後期、道具等所有環節分工與協調。他們學習制定拍攝計劃、控制預算(即使是極低成本)、解決突發問題(如場地沖突、天氣突變),在實踐中深刻理解了團隊協作與項目推進的複雜性。

技術賦能,藝術表達:個别小組運用專業設備進行拍攝制作,但大部分學生則是快速學習并運用手機拍攝、非專業剪輯軟件(如剪映、必剪)、簡易燈光布景等技能。為了還原《清平調》中皇家園林場景,一個小組巧妙利用校園河景、涼亭等,最大程度使觀衆身臨其境;另一個改編《虬髯客傳》的小組,将日常生活用品改造為劇中所用道具,技術和資金的限制反而激發了無窮的創意解決方案。還有一些組則是充分利用AI技術來制作背景講述與轉場動畫,最大程度的發揮對作品的理解與表達。

溝通與表達的升華:無論是劇本讨論時的思想交鋒,拍攝現場精準的指令傳達,還是後期制作中為某個剪輯點的反複争論,都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溝通效率與表達能力。面對鏡頭表演,更是對理解角色、外化情感提出了直接挑戰。

四、創意星火點亮人文教育新圖景

圖片

《滿江紅》劇組

本次實踐誕生了二十部完成度極高的短片作品。其中多部作品憑借其思想深度、創意巧思或精良制作,在班級展映中備受好評,其中《琵琶行》改編作品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25“金鹭杯創意文化節中獲得獎項。

這一作業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古典文學的内在興趣。許多學生反饋,為了改編好一個角色、一句台詞,他們會主動去查閱比課程要求多得多的資料,這種由創作欲驅動的深度學習效果遠超被動聽講。課堂讨論也從單向傳授變為圍繞改編方案的熱烈辯論場。

學生們在實踐中清晰展現了通過本課程訓練獲得的硬核實力:深厚的文本解讀功底、充滿想象力的創意轉化能力、敏銳的當代文化洞察力、跨媒介叙事的技術執行力以及卓越的團隊協作與項目管理能力。而這些正是未來在文化創意、影視傳媒、教育、出版乃至更廣闊領域發展的關鍵素養。

這次創新實踐的核心價值在于:真正的傳承絕非複刻,而是深情的對話與勇敢的創造。當我們的學生以青春視角和現代語彙,主動叩問唐詩宋詞、傳奇小說等作品中所蘊含的人性光輝與生存智慧時,那些古老的文字才真正被喚醒,并在新的時代土壤中綻放異彩。這不僅是教學方法的革新,更是對人文教育本質的回歸——培養有文化根底、有創新能力、能講好中國故事的未來棟梁。

本次将古典文學課堂升級為創意夢工廠的成功實踐,生動诠釋了我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厚基礎、強能力、重創新的鮮明育人特色。我們堅信,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蓬勃的創造力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在這裡,典籍不再塵封于故紙堆,而是成為激發學生無限靈感的源頭活水;文學理論并非空中樓閣,而是指導學生進行跨媒介叙事的實用工具箱;課堂邊界被徹底打破,學生可以親手将心中的文學宇宙構建成可感可觸的視聽奇觀。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編輯/吳思瑩 陳鴻銘 責任編輯 史志豔 )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51226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