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課堂失守”的憂慮在高校蔓延:沉默的空座、低垂的視線、被屏幕隔絕的交流、單向灌輸的疲憊……當知識的殿堂陷入沉寂乏味,當思想的碰撞被數字的喧嚣取代,我們不得不正視這讓人焦慮、令人扼腕的困境與難局——無趣無味的課堂,這育人的核心陣地,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的挑戰。它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退守,更是教與學活力、深度聯結與價值共鳴的流失。
困局當前,必須盡快突圍!變革刻不容緩。激活、重構、拯救課堂,絕非一時之策,而是關乎教育本質與未來的深刻使命。激活,是要點燃師生心中漸趨寂滅的求知火焰,讓每一個座位成為思想躍動的原點;重構,是要打破知識與生活、講授與探究的壁壘,讓課堂成為思維碰撞、能力生長的真實場域;拯救,則是以行動守護大學精神的基石——讓每一次相遇都承載知識的重量、思想的溫度與人格的塑造。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深谙此道,亦勇擔此責。我們直面問題,銳意探索。教師們不再滿足于知識的單向傳遞,而是化身為課堂情境的精心設計者、思維交鋒的智慧引導者。于是,傳統課堂的邊界被打破:講台變身辯論場,經典文本在跨媒介叙事中煥發新生,理論探讨融入真實的社會場域……一次次創新的嘗試,都是對“失守”的奪回和對困境的突圍,是對育人本質的執着追求。
即日起,我們正式開辟“拿什麼拯救你,我的課堂!——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課堂創新實錄”專欄。這裡将彙聚我院教師在課堂革新征途上的智慧結晶與生動實踐。透過文字的真實記錄、圖片的瞬間捕捉、視頻的深度呈現,我們将帶您走進那些被重新定義的課堂現場,聆聽師生在教與學共振中迸發的思想火花,感受從理念到行動、從困境到坦途、從無味到生機的深刻轉變。
我們期待,這些實錄能成為一面鏡子,映照當下課堂的痛點與希望;更期待它能成為一簇火種,點燃更多關于課堂本質、教育未來的思考與行動。讓我們共同見證并參與這場靜水流深卻至關重要的課堂革命,以行動回應時代的叩問:唯有持續的反思與不懈的革新,才能真正守護并重塑那方孕育思想、啟迪心靈、增長才幹的神聖之地。
我的《創意寫作》之旅
申素樣
當代大學課堂正在陷入一場集體的靜默——教室裡坐滿了充電寶,卻找不到一個充滿電的靈魂。學生們左手刷着手機,右手記着PPT,眼睛盯着時鐘等待下課,這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學習狀态,就像一群被知識綁架的人質,被困在無形的圍牆中。是時候發起一場創意突圍了!我的《創意寫作》課不打鎮靜劑,專供興奮劑。在這裡,文字要跳脫紙面,思想要越獄狂歡,連做夢也能成為正經作業!
一、課前來襲——我的破冰之旅
1.課代表:處女座,請原地出道!
開學第一課,我便抛出了招募令:“《創意寫作》的課代表隻收處女座,要的就是你的挑剔、細節控、強迫症和完美主義!”話音未落,在一片哄笑聲中,教室瞬間炸鍋。、
“老師,你這是赤裸裸的星座歧視!”(抗議聲此起彼伏)
“我是天秤座行不行,我追求平衡美!”(試圖講理)
“我是雙魚座,我天生浪漫,最會寫作!”(自信滿滿)
學生大概萬萬沒有料到,大學選個課代表,還能提出如此“奇葩”的星座要求。誰也沒想到,一向在星座段子裡當“背鍋俠”的處女座,竟成了這門課的“天選之子”。
事實證明,處女座的課代表是真香啊!每次收作業總能收得明明白白,從班級作業命名,再到每份作業的命名都有統一規範,甚至作業内容已經進行了格式調整。班級公衆号的圖文排版,我的眼睛仿佛做了場深度SPA。隻能說:“處女座一出手,地球都得對齊網格線!”
2.工坊制:認領專屬于你的創作組織
“别讓你的文字在孤獨裡流浪,讓靈感有處可栖。”課程開始之前,我就亮出來創意寫作的“秘密組織”——五大創作工坊:詩歌工坊、小說工坊、劇本工坊、散文工坊和自媒體工坊。這可不是簡單的分組,是召喚你按興趣和專長對号入座!
每個工坊就是你的創作自留地,擁有獨立創作的自由空間。但是别急着“圈地自萌”,我更鼓勵工坊之間能相互“互相串門”“激情踢館”!思維跨界碰撞,才是《創意寫作》的高光時刻!
二、課中啟動——我的奇幻之旅
1.死亡清單:向死而生的生命回響
如果時光是一趟永不回頭的單程列車,那張名為“生命”的車票,終點站都赫然寫着同一個站名:死亡。
但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死亡仿佛自帶結界,被小心翼翼地封存在角落裡,像一張不敢翻開的底牌,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禁忌式話題。
我決定掀開這層沉重的幕布,大膽把死亡搬上創意寫作的課堂,玩一場向死而生的文字體驗。
我抛出一系列問題:
“你害怕死亡嗎?”
“你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死亡是什麼時候?”
“假如你的生命隻剩24小時,你會做什麼?”
“如果你要在墓碑上寫下你的墓志銘,你會寫什麼?”
空氣仿佛凝固了,同學們陷入前所未有的沉思。有同學分享與死神擦肩的驚魂時刻,有同學哽咽講述親人離世時那場不期而遇的大雨……
課後,黃德銀同學寫給天堂奶奶的一封家書,看得我眼眶發熱:“我從沒意識到您的遠去,可當時鐘的擺錘來回刺破時間的局限,我看到生活中某一個角落處、某一個風景裡仍然殘存着您的氣息時,那些靜止的畫面忽地鮮活起來,播放着您的一颦一笑、一字一句,我才意識您曾經在我生命中鮮活過、才意識到您的離去、才意識到您曾經給予我的——深沉的愛。”
原來,失去最愛的人,最痛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後想起她的每一刻。
盧帥康同學在這一課之後,分享了自己的課堂感悟。
“死亡好像一直是個禁忌話題,大家懼怕死亡,或者看别人懼怕死亡,自己也覺得死亡可怕,又或是知道生命寶貴而懼怕死亡。總之,無論什麼原因,一談到死亡,大家都靜默了。
如此禁忌的一個話題,出現在了申老師的《創意寫作》課上。我們由死亡開始,開始訴說或書寫着自己對死亡的理解,開始慢慢思考到底為何我們都懼怕死亡,開始思考死亡的本質。以死亡為契機,我們寫下自己人生的簡介,寫下“如果生命隻剩24小時,你打算做什麼?”寫下自己的墓志銘…
當死亡話題展開,大家打破對它的禁忌之想:原來我的人生已經如此精彩。如果生命最後的24小時内,和自己人生中遇見的美好的人一一道别,又是一件多麼酷和美麗的事情……死亡并不可怕,也不是絕對的禁忌話題,當寫作遇上死亡,當我們開始認真思考自己從前的人生,預想未來的多種可能、寫下自己的願望及墓志銘時,我們的每個人筆下的文字,是最好的寫作。”
當死亡不再被折疊,不再被靜音,而允許被凝視、被讨論、被書寫時,它成了丈量生命的一把尺子。這一課,我想做的不是渲染悲傷,而是練習告别。直面死亡,是為了更清醒、更熱烈地擁抱生命本身。當你能坦然寫下自己的墓志銘,或許才是真正聽見内心最真實的聲音——究竟想怎樣活過這一生?
2.夢境幽靈:捕捉你的意識流
如果說死亡是生命的終點站,“死亡清單”是引導學生向生命深處回望,叩問終極命題,那麼夢境就是意識的無人區,“夢境幽靈”則是一場捕捉潛意識碎片的探險。
夢是破碎的意象、扭曲的時空、荒誕的情節、洶湧卻無名的情緒,那裡潛藏着最原始的沖動、最荒誕的隐喻以及被清醒理智過濾掉的,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昨晚做了一個超精彩的夢,但醒來就忘了……”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同體驗。于是,我提前兩周抛出了夢境捕捉令:“給大家布置一個硬核作業,最近兩周必須做一個夢!醒來第一時間把這個夢先記錄下來!”素材庫,就得這麼建!
記錄夢境僅僅是第一步,如何将這些原始的、混亂的意識流素材,凝練成文學作品?我和學生一起化身夢境偵探,在離奇的夢境背後,挖掘隐藏的潛意識:它映射了何種生存困境、暗藏了何種欲望或者恐懼?
很快,光怪陸離的夢境快照砸向我(篇幅所限,忍痛節選):
這堂課的關鍵不在于如何寫夢,而是敢于相信自己的想象力——畢竟,連夢境都能寫成故事的人,還怕什麼現實裡的空白稿紙?幹就完了!
3.詩歌實驗:文字越獄大行動
在我的《創意寫作》課堂上,詩歌就是一場盛大的文字越獄行動!詩歌不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文字,而是掙脫意義的牢籠、砸碎格律的鐐铐,翻閱規範的圍牆!
寫詩,沒靈感?别慌,寫詩工具包奉上!
第一招:詩歌魔方!對付寫不出,專治各種創作“肌無力”!
誰說寫詩非得冥思苦想?随意轉動詩歌魔方,便有了詩歌最美的樣子。不信,你瞧!
三、課後狂歡——我的收獲之旅
1.工坊作品集:文字有了歸宿
學期末,五個工坊交出了沉甸甸的作品合集。這哪是一份尋常的作業?分明是帶着各自心跳和溫度的靈魂合集。
詩歌工坊裡的文字帶着露珠與星光,也裹挾着夜晚的涼風;
小說工坊裡藏着急診科裡的眼淚,生與死的界限模糊又清晰;
劇本工坊是一份份躍躍欲試,渴望搬上舞台或屏幕的宣傳腳本;
散文工坊裡細膩記錄了三亞的印記,将旅途的見聞化作紙上的風景;
自媒體工坊沸騰着對食物的極緻熱愛和洞察,字裡行間是對人間日常煙火最高的禮贊。
2.征文比賽:賽事收割機
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積極參與各類征文比賽,成了《創意寫作》課堂的自然延伸。令人欣喜的是,學生們化作賽事收割機,從市級征文嶄露頭角,再到全國性文學競賽殺出重圍,還有雜志征文,他們将諸多獎項收入囊中。
潘思豫的獲獎心聲:
申老師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眼睛,那是一雙溫柔的,犀利的眼睛。她看到了我,看透了我。
我不是一個自信的人,甚至說有點回避我自己,我總是會在自己的舒适圈打轉,害怕表現自己,害怕被審視。
隻有她一遍又一遍地對我說;“你可以的,你去試試,你這麼優秀,去試一下吧!”
“去試一下吧!”她說,我擡頭,又對上了那雙熱切的眸子。
那是一種被人信任,被人認可的感覺,我隻感覺到有一股沖動席卷我的全身,腦海裡隻有一個念頭——不想讓她失望。
申老師給我推薦了很多活動,我每一件都在用心完成,日子充實得有點不夠用,以至于我站在領獎台上的時候還在恍惚:“我嗎?竟然是我嗎?”
時間過得太快,許多事情已不真切,隻是每每為自己争取時會想起,有一雙溫柔的眼睛,是那樣的犀利,在大二那年的夏天注視着我至今。
我也堅定地相信,會有更多人會被看見,會有更多同學會被這樣的目光治愈着餘生。
林華玲的獲獎感悟:
師者若水,潤物無聲。在大學的創意寫作課堂上,申老師就像冬日裡溫暖的陽光,平易近人的态度讓我初次見面便倍感親切,也瞬間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她不僅教會我寫作的技巧,更點燃了我對文字的熱愛。更讓我感動的是老師的鼓勵與耐心,她常常鼓勵我們要相信自己,勇敢去做想做的事情。
曾得知作品《我與三亞的約會》和《青春印記》在三亞市群衆藝術館詩歌征文比賽中榮獲優秀獎時,我内心滿是驚喜與感動,那些反複修改的夜晚,忽然有了具象的溫度。漫步三亞街頭,椰風海韻、落日餘晖,每一幕都曾讓我駐足。在三亞的點點滴滴,那些溫暖的瞬間、獨特的風景,都化作筆下的文字。創作時,我沉浸在與三亞相處的回憶裡,試圖用詩歌描繪出它的浪漫與魅力,抒發内心的青春情懷。兩次獲獎,是對我創作的莫大鼓勵。讓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值得用心記錄。未來,我會繼續保持對詩歌的熱愛,帶着這份激勵,用文字去捕捉更多生活的詩意。
3.寫作實踐:把創意的火種傳下去
寫作的快樂,不止是自己寫,還能讓更多人愛上寫!
我帶着這群“創意老兵”,殺進小學課堂,搖身一變成了“孩子王”寫作導師!
他們帶着精心設計的教案,開啟了一場場腦洞風暴!
覃欣琪的實習感悟:
第一次接觸創意寫作是在大二上學期,它宛如一座充滿奇幻色彩的文學城堡,為我打開了全新的創作世界。
申老師察覺到我對創意寫作的熱忱,主動為我聯系了培訓班的實踐機會。初入培訓班,我學習着申老師的上課技巧,在培訓班中帶領學生們開拓創意寫作的知識,豐富他們的創作思維。記得在教“我的秘密基地”主題寫作時,有個内向的小女孩用稚嫩的筆觸寫道:“我家陽台的花盆後面,藏着和螞蟻聊天的小世界,它們總說要帶我去雲朵上野餐。”讀到這樣的句子,我深深震撼于孩子們不受拘束的想象力。
這段經曆不僅讓我掌握了故事引導、課堂互動等教學技巧,更教會我用平等的姿态尊重每一種表達。學生們毫無保留的創作熱情,讓我褪去對寫作的敬畏與焦慮,重新擁抱文字最本真的力量。如今回望,申老師給予的這份珍貴實踐,不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一場關于熱愛與傳承的心靈之旅。
我的學生們也收獲了比獎杯更珍貴的東西——那份播撒火種、見證靈感萌芽的純粹快樂。
4.最珍貴的回響:因為你,我愛上了寫作
樊樂樂:
初聞《創意寫作》,我内心OS:又是些理論揉來搓去?索然無味!壓根沒興趣,更别提好奇了。可誰能想到,這門課最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記得第一堂課,申老師溫柔的嗓音、平和的氣場,瞬間圈粉!課堂上沒有泾渭分明的師生楚河漢界,倒像一群朋友在聊天。最颠覆的是自我介紹,沒有學生的輪流站立,而是用見字如面的方式叩開了創意寫作的大門。那次,我們和老師的距離更進了一步!我們用文字把自己剝開給老師看,而老師也在一次次課堂中,把最真實的自己攤開給我們。
最戳心的是拖堂這件小事,我在她眼裡看到了自責和難過。其實那幾分鐘對我們根本不算什麼,她卻堅持用簡單美好的方式補償。我們回饋的,是笑容和心疼。
正是這份敏感細膩,讓她把學生穩穩放在C位,設身處地為我們着想。這種本分,在當下卻顯得彌足珍貴。
坦白說,我是那種看老師下菜碟的學生——老師好,我才肯學。我喜歡她像朋友一樣敏感細膩,但我也超愛那個站在講台上,自信大方輸出知識、光芒四射的她!所以毫無懸念,我因為申老師,認認真真愛上了創意寫作!
願老師未來更加自信坦然,把這門寶藏課講給更多人聽!将來,我也會學着老師的樣子——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為力量,去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于我而言,這趟《創意寫作》之旅沒有終點,希望更多的文字被看見、被記住、被傳遞!繼續出發吧!畢竟,最好的作品永遠藏在“未完待續”四個字之後……
申老師的《創意寫作》課程是一場直擊靈魂的教學革新。她以“激活課堂生命力”為核心,用極具創意的設計打破高校課堂的沉默困局,課程的每一環節都緻力于喚醒學生被束縛的表達欲。課程成果令人振奮——學生不僅斬獲多項文學獎項,更在小學實踐中将創意火種傳遞,印證了教學的社會延展性。尤為可貴的是,申老師以細膩的共情力構建平等對話場域,如樊樂樂同學所言,她的課堂沒有楚河漢界,唯有信任點燃的熱愛。這門課超越了寫作技能傳授,讓文字成為渡生命的舟,真正實現了教育從“授業”到“樹人”的升華。
督導評價
陸忠發:
申素樣老師的課堂教學很有新意,能夠吸引如今的“新新人類”,引導同學們把寫作運用到生活與人生中。我認為申老師突破了傳統寫作教學的局限,其創意十足的教學場景非常生動活潑,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内驅力,進而培養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與熱愛。這種教學方式令學生将寫作轉化為表達自我、思考世界的主動化工具,受教學生筆下的文字因深刻的情感流淌而更具感染力,真實、美好的語言自然噴湧而出。這樣的寫作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共情能力,更讓他們體會到寫作不僅僅是一門單純的課,而是記錄生命、情感的終身能力。當“詩歌魔方”刻印進同學們的激情青春,歲月便有了恒久的詩意,寫作這門課順理成章地從課業升華為一種成長方式。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編輯/陳書然 陳鴻銘 責任編輯 史志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