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助力鄉村振興,2025年7月17日至23日,由曾俊雅、郭顔顔、塗夢昕、唐廷婷、薛正筱五位同學組成的推普團隊奔赴四川省稻城縣中學校,開展以聲動甘孜阿壩.語聯未來為主題的推普實踐活動。團隊通過系統化課程與創新互動形式,為當地學生帶去豐富的普通話學習體驗,在雪域高原播撒語言的種子,築牢民族團結之基。
精心籌備:
以專業賦能推普實踐
團隊在出發前完成全面準備,圍繞“認識普通話”“發音訓練”“故事配音”“表演藝術”“視聽語言”五大模塊,結合政策規範與藝術創新,制定分層教學内容。例如,認識普通話和聲随樂動·情塑形傳普通話肢體劇場;發音課程通過繞口令、稿件教學;配音課以影視片段為載體,提升學生情感表達能力;電影視聽語言讓孩子們更加了解電影的魅力。
高原攻堅:
用毅力克服挑戰
稻城縣平均海拔3700米,推普團隊在克服高原反應等困難後,迅速投入教學工作。課堂上,繞口令、影視配音、詩詞朗誦等生動有趣的形式,讓藏族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普通話發音和表達技巧。“八百标兵奔北坡……”朗朗上口的繞口令回蕩在教室,學生們在遊戲中糾正發音,提升語言能力。“孩子們求知的眼神讓我們忘記了不适,”負責人曾俊雅回憶道。團隊嚴守當地風俗,以尊重促融合,迅速赢得學生信任。
創新課堂:
語言與文化的雙向賦能
在海拔3700米的稻城縣中學,一堂别開生面的普通話課正在上演。教室裡,孩子們正興緻勃勃地玩着電影大轉盤遊戲,學習着中國電影史的發展,以及視聽語言的魅力:在歡笑聲中掌握發音技巧;配音角裡,《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經典片段被演繹得惟妙惟肖;表演課上經典話劇中《青蛇》的片段讓孩子們解放天性;最動人的是結課儀式上,孩子們用稚嫩卻标準的普通話朗誦《大山裡的孩子》并用“甘孜推普小勇士”的徽章搭建起團結石榴籽字樣的高塔,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沒想到學普通話這麼有意思!八年級的卓瑪同學興奮地說。這種沉浸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語言教學的桎梏,讓高原學子在遊戲中收獲知識,在互動中增進認同。數據顯示,短短一周的學習就讓孩子們的普通話水平顯著提升,更珍貴的是,一顆顆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種子正在雪域高原生根發芽。
情感共鳴:
從語言到心靈的聯結
“以前覺得普通話很難,但現在我覺得它很有趣!”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說道。團隊通過小組競賽、積分獎勵等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許多孩子從最初的羞澀到主動用普通話交流,進步顯著。離别時,許多學生主動用普通話表達感謝,其中隊員哽咽道:“他們的進步讓我們看到推普的真正價值。”
展望未來:
推普之路永不止步
此次實踐不僅是語言教學,更是一次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團隊建議:
長效幫扶:建立線上輔導機制,持續跟蹤學生學習進展。
文化融合:将更多非遺元素融入課程,助力本土文化傳播。
從椰風海韻到雪域高原,推普的星火正在點燃鄉村振興的希望。正如團隊成員所言:“當孩子們用普通話自信表達時,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紐帶便更加牢固。”未來,“巴适普化星光團”這支青春隊伍将繼續以語言為橋,書寫民族團結與時代進步的嶄新篇章。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編輯/陳書然 陳鴻銘 責任編輯 史志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