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書藝館内洋溢着熱烈而莊重的氛圍,2024-2025學年春季學期全體教職工大會在此盛大啟幕。校長沈建勇教授以《風口or浪尖?教育者的自我疊代與價值重鑄》為題,展開一場直擊心靈的深度分享。他指出,教育工作者應永葆對知識的熾熱追求,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勇立潮頭,像園丁般精心雕琢每一條個性化教育路徑,用持續革新的熱忱,為莘莘學子編織通向未來的理想之網。沈建勇校長向全體教職工發出号召,希望大家與學校攜手并肩,以信念為帆、以勇氣為槳,在教育的浩渺海洋中破浪前行,共同繪就發展的壯麗畫卷。他強調,個人價值與集體目标應如星輝與夜空般交相輝映,于學校重點工作領域中尋找協同發展的璀璨星火,用創新思維點燃戰略目标的燎原之火。執行校長王丹主持會議。
音樂學院教師演奏開場曲《前進向未來》
風口or浪尖?教育者的自我疊代與價值重鑄
——沈建勇校長在2024-2025新學年春季學期全體教職工大會上的講話
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又經過了一個學期的辛苦工作,我們相聚于此,開這樣的一個大會。很多同志可能已經做好了假期的規劃,例如去企業開展産教融合的調研,去參加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去帶領學生開展實習實踐,去繼續讀書深造完成學業……等等等等。當然也一定有很多同志想的是去哪裡旅旅遊,放放松,陪伴一下父母家人和孩子。這些計劃都很好,我們的事業和生活應該始終處于一個動态的平衡中,健康工作、快樂學習的文化信條被刻在我們校園裡的文化石上,也是我們應該遵循的法則。
在這麼漫長的假期裡,無論同志們如何分配時間,制訂計劃,我還要強調的,是同志們不要停止觀察和思考。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同時也将為未來的“十五五”做出新的規劃建議。在這樣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裡,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都要有首先向外看的眼光和意識。跟“十四五”相比,“十五五”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挑戰和不利因素明顯增多。大國競争、大國博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将圍繞更多領域争奪制高點、話語權。與5年前相比,全球治理結構面臨更大的不穩定性,國際秩序可能面臨重塑,地緣政治沖突和安全風險也會增多。我們的組織在這樣的一個曆史時間點想要取得穩健的發展,可以說信心、勇氣、智慧、魄力缺一不可。組織的能力緣何而來?當然來自每一個成員。具體到大學,就是我們在座的每一名老師、每一個行政人員,每一位幹部,甚至,還包括每一名學生。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以前也講,現在我想更進一步。我想說,一個大學的發展,它的旺盛生機,要來自于一群同樣生機勃勃的老師、職員、幹部、學生。二十年前,十五年前,我們把這種生機勃勃描繪為“敢想敢幹,能幹事幹成事”。現在呢?我覺得要加上一條,就是要善于學習、長于成長。要始終對自己不懈怠和不滿足,要學會自我提升,要找到個人和組織發展契合的核心成長路徑,還要腳踏實地、真實真誠地走下去。
學校始終為想幹事的同志提供舞台,為想要自我成長的同事提供平台。學校事業的穩定、快速發展,是對我們始終在不懈努力,堅持付出,為學校、為學生拼搏奮鬥的同志們的最好回報。我們的每一個崗位都有“崗位勝任力”的要求,也有勝任力模型和kpi考核制度。希望大家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點、開闊一點,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學校發展的曆史節點中考量,與時俱進。“與時俱進”是一個很耳熟能詳的詞,但是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應該是怎樣的呢?
對“與時俱進”這個詞,我隻想很淺顯地提一個側面,以供大家思考。此時此刻,我們坐在這間會議廳裡參加這場會議的人,可以說,都是時代紅利的獲益者,我們收獲了教育的紅利,通過自身的智力水平和勤學苦練,完成了學業,走進了大學之門,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但是,我們的學生,他們想要簡單地通過勤學苦練,通過題海戰術再獲得這樣一份相似的成功,是否已經很不容易?作為教育紅利的既得利益者,我們能夠設身處地的為我們的學生着想,幫助他們走上一條和我們完全不同的成功之路嗎?作為老師,如果你的成功路徑在時代面前變得無效化,你的經驗也變得無效化,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構自己的認知,跳出自己的局限性,又該如何實現教師的職業使命?所以,對于時代的理解,已經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眼界和行動,如果我們的認知水平沒有跟上時代發展,如果我們沒有在新的環境下審視自我,我們沒辦法提“與時俱進”,也不可能真正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千人千面”的教育。
教育的對象是人才,但教育最終服務的是行業。作為教育者,對行業的認知理應是我們的“職業敏感”。當前,我們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突破的階段,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進入全面應用階段,對行業帶來的變化和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也在相應變化。十四五學校在積極推進産教融合,正是在這種變革下的發展舉措,展望十五五,數字教育将成為我們的必然性重大命題。
當前,數字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融入教育。在把握智能時代教育發展脈搏,深化數字教育國際合作的路上,芯位教育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我們應該清晰地看到,這一次的數字教育轉型,不再是技術和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一次系統性的變革。在教育領域的模型話語權正在多個層面激烈地博弈。
學生的多元學習場景的需求和個性化學習的支持越發被“看見”,我們的“千人千面”的教育理念,在“三個校園”的跨區、跨界、跨線的思想下變成切實可行的現實路徑。那麼,作為幹部、老師、職員,在這樣的發展現實中,我們又如何自我定位?舊規則正在逐步瓦解,新規則被科技力量裹挾洶湧而來。我們不止一次地聽到過老師在這樣的變革中的困擾,數字化課程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有效性發生矛盾,用AI寫作業寫論文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形成沖突…職業權威感在下降,職業迷茫感在上升,能感覺到危機四伏,但還不知道如何才能抵達“安全地帶”……這些感受很真實,我也非常理解。這是任何一個生活在關鍵改革期的人都能感到的陣痛。
然而,我們還是需要“痛定思痛”。因為任何改革期,帶來陣痛的同時也必然帶來風口,機遇可能稍縱即逝,發展的時間窗不會給任何人停留在原地緬懷曾經的“好日子”。我們隻能像今年勉勵2025屆畢業生那樣“向前,向前,向前”。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我希望大家利用暑假,對照學校的“十四五”規劃、産教融合戰略規劃指引、“千人千面”育人理念、“三個校園”建設内涵等,深入思考兩個問題:一是“我的專業特長和研究方向,如何能夠更有效地服務于學校的重點發展領域?”,二是“我可以在哪些具體的方面,為學校戰略目标的達成貢獻獨特的力量?”當老師們對這兩個問題有了答案的時候,我相信,大家就不會偏離能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發光發熱,邁向職業高峰的路徑。不論大家的答案是選擇深耕某一前沿研究領域以期取得突破,還是緻力于開發一門緊密對接新興産業需求的交叉融合型課程,或是探索一種能夠顯著提升育人實效的創新模式……理解學校的發展需求是前提,主動尋求契合點才是行動的關鍵。
在規劃個人職業發展和奮鬥路徑的同時,也希望大家時時有意識地思考:我的努力方向,是否與學校發展的整體需求和戰略重點相契合?我的工作成果,能否為學校的整體實力提升和聲譽建設做出切實可見的貢獻?學校鼓勵大家在自身優勢領域的基礎上,在學校戰略框架的廣闊天地裡,積極尋找能夠實現個人價值與集體價值雙赢的創新點和增長點。
二十年的辦學史,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也經曆過多個時間窗,報批、轉設、申碩,每一次都是在時代大潮下踩穩了浪尖才走到今天。可以說,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從不畏懼時代的挑戰,我們有這樣的基因,有這樣的精神傳承,我也相信,我們的每一位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教職工,都能夠以更寬廣的眼光去認識時代、認識世界、認識自身,不斷自我激勵、自我督促、自我成長。經過暑假的短暫休憩,我們将以更加飽滿的信念,更加智慧的策略,更加果敢的執行力,共同攜手奮鬥,在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的巅峰欣賞更美的風景!
祝大家暑期快樂,謝謝大家!
會上,各分管校領導聚焦“三個校園”建設、産教融合、AI賦能、千人千面等中心工作,對2025春學期教學、科研、學生工作成果進行總結。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将以十四五成績收官為新起點,奮進邁向十五五高質量發展新征程。面對國際環境變革與教育數字化轉型雙重挑戰,全校師生需以自我疊代為内核,以三亞大學建設為牽引,構建數智賦能生态,打造千人千面精準育人體系,紮根自貿港,奮力書寫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新篇章!
轉載于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