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下午,由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學生中心、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圖書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聯合主辦的《天道三十三講之十四:老子的格道識道》名家對話系列專題講座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書山館四樓國藝館舉行。講座由國藝研究院院長宋一夫博士主講,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許飛老師擔任對話嘉賓,與在場師生共同探讨《道德經》的深邃智慧及其現實啟示。
講座伊始,宋一夫博士從“格物緻知”的東方認知切入,提出“格道”是通過理性思辨與生命體悟的雙重路徑,剝離表象直抵“道”的本質。他以《道德經》中“道法自然”“緻虛極,守靜笃”為核心,闡釋老子哲學中“有無相生”的辯證法則,強調“識道”并非單純的知識堆砌,而是對宇宙規律和生命本真的覺醒。
在對話環節中,針對許飛老師“老子之道對當代生活的意義”之問,宋一夫博士以“水”為喻回應:“水善利萬物而不争,看似無為卻成就江海之磅礴。當今社會過度追求‘效率至上’,老子的‘無為’恰是教我們在競争洪流中保持澄明——這并非消極避世,而是以‘不争之争’實現生命與環境的動态平衡。 ”
當許飛老師問及“芸芸衆生如何獲得解脫與自在,有無推薦閱讀的書目”時,宋一夫博士直言:“解脫不在深山古刹,而在明心見性。我推薦精讀《易經》《道德經》《論語》三部經典——盲目閱讀雜書易生妄念,唯有經典能錘煉心性。”他特别指出,《道德經》中的“虛其心,實其腹”絕非教人頹廢。‘無欲’是褪去貪執妄念,‘無求’是超越功利計較。如同竹中空而節節生長,心靈騰出空間才能照見本真。”
師生交流環節,面對學生對“社會内卷”命題的焦慮,宋一夫博士以“靜”破題:“當代人将‘忙’當作勳章,卻鮮少靜思。老子主張‘滌除玄覽’,唯有清空被欲望填塞的心,才能看清‘争’的本質——真正的競争力源于内在定力,而非外部厮殺。”
針對“儒道思想矛盾”的困惑,宋一夫博士回答:“儒家倡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教人在現實中建立功業;道家主張‘水利萬物而不争’,助人平息得失的執念。儒道各有作用,既要有為奮進,也需知止守靜”
在談及“當代人如何看清自我”時,他建議從《易經》中汲取智慧:“乾卦‘終日乾乾’教人進取,坤卦‘厚德載物’啟人涵容。慢下來不是停滞,而是以智慧錨定方向,避免在世俗浪潮中迷失本心。
講座尾聲,許飛老師作結語:“真正的自在者,既要以入世精神擔責——不怠慢本責;更需以出世智慧超然——不為外物所役、不為成敗所困。正如老子所言‘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唯有念念利他、放下小我,方能在紛繁世間修得通透。”
本場講座通過宋一夫博士與許飛老師以及學生的深度對話,激活了傳統智慧的當代生命力。鼓勵師生以《道德經》為起點,開啟一場“向内探索”的精神之旅。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文/陳玉冰 圖/湯雨涵 張馨瑩 賈子瑩 編輯/陳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