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校園”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直播方向)
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鄭丹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正面臨深刻的變革。直播方向作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發展的專業新興領域,亟須通過創新課程體系與教學改革來适應這一趨勢。本文以“三個校園”——跨界校園、跨區校園、并行校園為核心概念,探讨該專業的建設路徑。通過人工智能驅動與産教融合,旨在培養能夠快速應對行業威脅的高素質人才,為現代産業輸送高價值成果。
一、基于“三個校園”理念推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以人工智能為驅動力,加速“三個校園”建設,推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從跨界校園層面,通過跨學科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開設“人工智能輔助直播運營”課程,将人工智能技術與直播運營結合,幫助學生掌握前沿技術。從跨區校園來說,利用“芯位教育”在線教育平台,實現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同時推進直播系優質課程線上發布。例如,可以開設“人工智能輔助内容生成”“數智多媒體作品創作”“全球人工智能媒體發展趨勢分析”課程,并結合直播運營實踐活動邀請高校學者、行業專家授課,拓寬學生的視野。從并行校園來說,将構建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例如,通過直播校園重大活動,與企業進行産教融合合作,推進科教融彙反推教學場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以人工智能為驅動力,推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人工智能對新聞傳播學教育的影響是颠覆性與重構性的。它不僅改變了新聞生産與傳播的底層邏輯,更倒逼教育體系從培養目标、課程設計到實踐模式進行全面革新。人工智能技術(如DeepSeek)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的生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直播方向)專業而言,人工智能對新聞傳播學教育的影響是颠覆性與重構性的。它不僅改變了新聞生産與傳播的底層邏輯,更倒逼教育體系從培養目标、課程設計到實踐模式進行全面革新。
(一)重構新聞傳播核心能力圖譜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不僅需要繼續夯實傳統新聞采編能力,掌握deepseek、文心一言完成新聞采寫編評,注重媒介倫理、傳播理論等學科思維的培養,同時需要增加人工智能核心素養,尤其包括以下方面:
1. 數據叙事能力及信息可視化能力:AI驅動的數據抓取與可視化工具(如Tableau、Python)使用,學會使用R studio等完成數據可視化呈現。
2. 算法素養:理解推薦系統、自然語言處理(NLP)的工作原理(如BERT模型)。
3. 人機協作能力:與AI工具協同完成新聞選題(如deepseek、ChatGPT輔助新媒體策劃)、文本生成(如Wordsmith生成新聞)。正如路透社的Lynx Insight系統已實現AI輔助記者完成選題挖掘與數據驗證,在課程中引導學生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操作邏輯。
4. AI倫理決策力:識别深度僞造(Deepfake)、算法偏見,樹立正确的數據媒介素養。
(二)課程體系的重構方向
AI輔助下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直播方向)課程改革應以培養複合型人才為目标,重構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内容,創新教學模式,改革評價體系,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适應時代需求。課程體系重構着重于傳統專業課程、人工智能融合課程和技能支撐。在傳統專業課程方面,将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内容基礎工作,例如融媒體新聞采編轉向智能編輯系統實務,在課程教學中融合行業案例,如新華社的AI合成主播系統。同時,直播系力圖在創新實踐層面增加學生技術能力,結合芯位教育微證書體系,增加“直播銷售員”“互聯網營銷師”等職業認證,增加競賽證書配比。
(三)教學場景的虛實融合
專業課程實踐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競争力。例如,利用深度學習算法優化直播内容推薦系統,幫助學生産出高價值成果。開設“人工智能與直播技術融合”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前沿技術,以培養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競争力,使其能夠快速應對行業威脅。同時,與企業合作,将行業最新技術引入課堂。例如,與吉利汽車合作,開設“汽車直播”“直播平台運營與數據分析”課程,幫助學生掌握行業實踐技能。通過實習、項目合作等方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畢業後能夠迅速上崗。
三、課程體系與教學改革的啟示
1. 構建産教融合的直播方向課程體系,推動專業課程微證化轉型,适應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需求。例如,将“直播技術”課程細分為“直播内容創作”“直播平台運營”等微證書課程,幫助學生精準掌握技能。引入行業認證課程,如“人工智能直播系統工程師認證”,提升學生的就業競争力。
2. 探索學分制度創新和課程模塊重構,允許學生根據興趣和職業規劃選擇課程模塊。例如,學生可以選擇“智能直播技術”或“新媒體内容創作”作為主修方向。重構課程模塊,将傳統課程與現代技術結合。例如,将“新媒體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算法”結合,形成新的課程模塊。
3. 創新學生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綜合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養。例如,通過項目制考核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如“直播平台設計與運營”項目。引入行業專家參與考核,确保考核内容與行業需求接軌。
四、創新思路
1. “三個校園”概念建設與産教融合戰略的深入發展,通過專業課程建設,增強學生與行業需求的匹配度。例如,開設“智能直播系統設計與應用”課程,培養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競争力。建立教學共同體,激發師生參與改革的熱情與創造力。通過教師與企業專家的合作,共同開發課程,提升教學質量。
2. 探索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推動“三個校園”建設與直播方向網絡新媒體專業的産教融合戰略的深入發展。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産學研一體化平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編輯/陳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