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人文學術沙龍筆談】“三個校園”裡的創新課堂


  • 2025
  • 02/16
  • 22:18
  • 知識速遞

  • 200
  • 浏覽量

編者按:

在人工智能與數字化浪潮的沖擊下,教育領域變革已成定局。“AI時代,傳統教育該如何變革?”這一問題成為當前熱點。對此,李書福董事長提出了“三個校園”理念。

這一理念的提出與實踐,不僅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突破與創新,更是對智能時代教育本質的深刻洞察。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更多元的學習選擇,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全球視野。

在本期“三個校園理念與智能時代教育變革”欄目中,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老師們圍繞“三個校園”理念展開深入探索與研究,從不同專業視角出發,為這一創新教育模式注入了豐富的内涵與活力。

我們将跟随各位老師的腳步,通過他們對“三個校園”理念與不同專業的融合,一同探究人工智能與教育新理念的奧秘。

“三個校園”裡的創新課堂

劉琴202412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名譽校長李書福在出席2024海南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國際論壇時發表了《人工智能時代與三個校園組合——高等教育的傳承、發展、轉型與挑戰》主旨演講,探讨未來教育的跨界融合、國際交流和創新發展之路,提出“人工智能時代與三個校園組合”大學發展思路。三個校園分别為“跨界校園”“跨區校園”“并行校園”,這三種校園形态打破傳統教育邊界,以全新的方式重塑課堂,未來将為學生帶來全新的教育體驗。

01項目實戰引入課堂

跨界校園中,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共同設立實訓基地模拟職業化情境,企業可與學校共同制定實訓計劃,安排學生在實訓基地進行實踐,為學生提供崗位實踐機會與實訓項目。學生可以在職業化情境中将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訓項目中,發現知識和技能不足後,可根據自身需求查缺補漏,學習相應的知識技能類課程,實現“知識-實踐-知識”的高效循環。

譬如新媒體專業學生的創新課堂可以延伸到互聯網企業中,企業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目标為學生下達該企業新産品的新媒體推廣營銷任務,學生需要在規定期限内完成企業任務,投身于充滿壓力和挑戰的工作環境,深入了解産品特性,分析目标人群用戶畫像、市場競品,參與内容創意策劃、文案撰寫、内容制作和數據分析等環節,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提出解決方案,分小組協作共克難關,在模拟實戰中快速成長。項目完成後,學校可組織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演示項目成果,分享遇到的難題、解決方法和項目經驗,行業導師和同學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價,學校根據學生反饋進一步優化未來的實訓項目。

“項目導向”“崗位導向”的工作實踐可以讓學生提前接觸、了解職場環境,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增進自我認知和了解,探索自己的職業興趣、優勢和職業方向,通過實踐邁出放眼看社會的第一步,确保學生所學貼合行業、企業和自我的職業發展需求,實現“教、學、練、展、評”的教育閉環。

02走進沒有圍牆的課堂

跨區校園倡導高校間合作與資源共享,以線上學習平台為媒介,打通國内外不同地區高校教育資源“壁壘”,推翻高校的圍牆,高校間實現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應享盡享,讓學生能夠“無差别體驗”來自高校聯盟的特色課程、興趣小組、學術講座、跨區域合作交流等活動。跨區校園彙聚各國各地專家、學者和教育同仁,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跨校選修課程,實現學分互認,以彌補各高校學科門類不全的短闆。例如想涉足動漫設計領域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可選修動畫設計專業課程,理工科學生可以跨專業學習小語種、金融、文學、心理學、藝術類課程。高校之間可通過學分互認實現教育資源優勢互補、協同育人。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高校的學生可借助線上平台與其他院校師生交流心得、互學互鑒、碰撞思想,共同完成跨文化、跨學科、跨領域合作項目,通過多元文化交流合作撐開思維的大傘,學會跳出盒子思考。

03打造線上線下并行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并行校園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結合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打造線上線下并行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平台上傳視頻、課件等多模态學習資源,學生利用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測試,教學系統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推送個性化的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學習内容。

線下課堂上教師可讓學生分小組展示預習成果,教師對預習成果進行點評,并組織學生針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互動讨論,引導學生在探索和思考中解決問題。教師可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對重難點内容進行深入解析,并通過提問、遊戲、搶答等方式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内化。課程結束後,教師可通過線上作業提交情況掌握學生學情并及時予以反饋和指導。

這三個充滿活力的校園為學生打造了一個多元化、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生态,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課程選擇,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業實踐動力,提升學生的職場适應能力和就業競争力。願這裡的學子都能夠緊跟時代步伐,把握前行航向,用踏實的腳步走好前方每一步路,抵達想要的未來。

鍊接産業前沿,創新教學模式: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文創課程演繹“三個校園”新理念倪小小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浪潮中,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積極響應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董事長提出的'三個校園'創新教育理念,開展富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實踐。通過跨界校園、跨區校園、并行校園的深度融合,讓該院課程建設煥發出新的生機。

走進文化創意産業課堂,你會發現這裡的學習氛圍與傳統課堂大不相同。整體的課程設計緊跟産業發展前沿,将“跨界校園”理念融入教學内容。在課堂上,學生們不是簡單聽講,而是展示着深入走訪海南黎族村落、海南文昌航空航天發射中心、天涯海角等文化地标後精心策劃的研學旅行方案。這些方案中既有對黎族文化、海洋文明的深入探索,也融入了數字化展示、沉浸式體驗等創新元素,将教育理念與文旅元素相互融合。這是該院積極踐行'三個校園'教育理念的生動寫照。

學生展示研學活動策劃方案

與此同時,在創新理念指導下,學院與多家知名文化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定期舉辦文創比賽、實地考察、參與項目策劃等方式,創新實施實踐式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内容與産業前沿的深度并軌。

文化創意産業課程開展企業實地教學活動

在“跨區校園”建設方面,文創課程突破了地域限制。學院整合亞太東盟地區多地的優質教學資源,邀請東盟各國專家與學者進行授課指導。這種跨區域的資源整合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更讓他們能夠及時把握全球文旅市場的發展動态和創新趨勢。

印度尼亞PGRI Yogyakarta大學教授Zalzalah與學生交流

此外,借助智能教學芯位平台,課程引入了大數據分析工具和人工智能技術。學生們可以利用平台進行市場調研、分析數據、預測需求走向。這些科技手段的應用大大提升了學生方案專業性和可行性,也培養了學生運用現代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漢語言2202班學生設計文昌航天文化研學海報

據了解,人文與傳播院将繼續深化'三個校園'理念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通過産教深度融合、跨區域協同和智能化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種貼近産業、面向未來的課堂教學模式,正在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條充滿活力的新路。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編輯/胡梅)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