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均教授精心籌備的專題講座《商周金文名物詞詞義研究》于2025年1月5日下午3:30—5:30在書明樓B104室成功落下帷幕。此次學術講座由漢語言文學系主任龔韶副教授主持,聆聽講座的為課題組在校全體成員,另有資深教授、博士參與旁聽。此次講座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内激起了廣泛的回響與熱烈的讨論,參會成員共同享受了一場知識的盛宴。
劉教授的講座分為三個部分——回顧成果、布置工作、演示操作。
首先,劉教授為我們回顧了前期的工作與取得的成果。
劉教授從三個時間節點對前期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分享。
2024年8月15日完成了三部詞書和一部銘文選注與《商周銅器銘文暨圖象集成》的比對校勘工作,對所有詞條進行再次篩選。
2024年9月1日完成再次對“商周金文名物詞總表”與“商代金文名物詞資料”和“周代金文名物詞資料”審核校訂,把無涉名物詞的金文資料予以删除,并對《商周金文通鑒》改版後的文字作了校訂。實現語料與表格真正對接。
2024年9月30日完成了将13615行表格以物類為排序依據重新排序,以方便進行物類類别和各類詞條數的統計,最後完成商周金文名物詞分類統計。從2019年9月到2024年9月,花了整整5年時間完成了基礎研究工作。
劉教授的研究涉及數、表、圖等多種形式的結合。為了更系統地呈現商周金文名物詞的詞條,劉教授依據不同的研究目标,将它們編排為多個表格。首先是一份全面覆蓋的商周金文名物詞總表,為了方便查閱,還将其超級鍊接到15個“商周金文名物詞資料”的Word文本,極大地方便了後期研究;其次,是以“天、地、人”三才為綱,對3237個名物詞作了物類類别的分析與歸納,并按照物類、詞形特征、音節構成以及使用頻率進行數據整合,形成“商周金文名物詞物類類别一覽表”。這些表格和Word文本既相互獨立又彼此關聯,既有宏觀的統攬,也有微觀的剖析,既展現了詞條的共性,也凸顯了它們各自的特性,構成了一個既全面又精細的研究框架。
劉教授前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年内已發表兩篇論文:一是《商周金文名物詞的确定》,載北師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31輯,另一篇是用英文發表的,題為”Several issues about distingguishing the physical object refeering terms bronze inscriptions of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載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 2024(2),另有三篇論文待刊。
研究報告寫作于10月10日啟動。整個報告共分六章,目前已經完成前兩章的撰寫,值得一提的是劉教授打破常規,從核心内容第二章“商周金文名物詞物類系統研究”開始寫作,确定商周金文名物詞的總量及其所涉事物類别。這也是研究報告的縱線。為第一章概括商周金文名物詞總體面貌打好基礎。後面還有四章,尤其是第四章是重頭戲,也需要課題組成員鼎力相助。
接着,劉教授結合商周金文名物詞研究(研究報告)目錄為課題組的成員布置相關的工作與任務。劉教授把所有的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并為課題組成員确定參與研究的具體工作對象:可根據自己實際研究能力和興趣選擇128個單音節詞和76個雙音節中的任何幾個詞條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劉教授提供示例進行規範的學術寫作。并以完成的工作的數量與質量确定最後結項成員的排序。如果有特别優秀的研究成果,劉教授承諾可以助力其發表。
最後,劉教授為大家展示前期研究成果中表格的實際操作與具體應用。在使用文件資料時,要注意打開方式;不要随意改變任何文件的設置;同時為操作電腦安裝金文宋體字庫文件。
劉教授的精彩講座之後,陸忠發教授就課題一些問題與劉教授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兩人在學術領域内進行了激烈的思維碰撞與深入交流。整個現場彌漫着濃厚的學術氛圍。
劉教授紮實的專業知識,敏銳的學術眼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不僅體現了他對學術的不懈追求,也為在場的每一位講座參與者樹立了榜樣。
文字:劉佳佳
圖片:曹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