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會友,以讀潤心。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王椿升老師所舉辦的經典讀書會本學期首期在9月24日下午的書明樓A411順利進行。
本次活動由王椿升老師作為主講人,首先是向同學們介紹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三位哲學家的生平,闡述了柏拉圖著作的由來以及價值,接着由淺至深向同學們展開了對柏拉圖的具體作品的探讨與思考。 書會的形式是由所有參與者依次朗讀不同段落并分享、交流感悟來進行,由主講人做知識的補充和講解。本次閱讀的篇目是《理想國·卷十》(“詩人的罪狀”),其中所傳達出的柏拉圖深邃的哲學思想以及文本中精彩的論辯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同學們踴躍參與讨論,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在本次讀書會的最後,王椿升老師向我們闡述了舉辦讀書會是為“學有涯而思無涯”的初衷,表達了對同學們不斷閱讀、不斷思考的願景。溯古望今,真理的大門一直在為有心人打開,一次讀書會承載着讀者對知識的渴求,更在指引着讀者在經典的誦讀中進入曆史的長河,重新追憶先人富有詩意的想象與富有智慧的思考。
原文摘錄:
“從荷馬起,一切詩人都隻是摹仿者,無論是摹仿德行,或是摹仿他們所寫的一切題材,都隻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
“我想我們也可以說,詩人也隻知道摹仿,借文字的幫助,繪出各種技藝的顔色;而他的聽衆也隻憑文字來判斷,無論詩人所描繪的是鞋匠的手藝,将略,還是其他題材,因為文字有了韻律,有了節奏和樂調,聽衆也就信以為真。詩中這些成分本來有很大的迷惑力。假如從詩人作品中把音樂所生的顔色一⻬洗刷去,隻剩下它們原來的簡單軀殼,看起來會像什樣,我敢說你注意到過的。”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圖/黃柏潤 文/陳峻毅 編輯/陳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