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雕像
徜徉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美麗校園裡,你會與那些矗立在各個地方的銅像不期而遇。古今中外那些偉人先賢們彙聚在落筆峰下、白鹭溪畔,默默值守,賦予這片熱土别樣的鐘靈毓秀,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文化景觀。
雕像高聳在那裡,
偉大先賢的形象栩栩如生,
他們的形象,不僅是美麗的藝術品,
更是啟迪我們的靈魂。
雕像,是一種力量,
它的存在,讓我們感悟到偉大先賢的思想和實踐,
更是激勵我們走向正确的道路。
雕像,是一種啟示,
它讓我們認識到偉大先賢的精神和理念,
更是引領我們追求真理和智慧。
雕像,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間,
它是一種傳承,
傳承着偉大先賢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更是傳遞給我們一份珍貴的精神财富。
雕像,是我們文化的瑰寶,
它讓我們記得過去的偉大,
更是讓我們塑造未來的信仰。
胡适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安徽宣城市績溪縣人(生于上海浦東川沙),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骍,後改名适,字适之,中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于世。曾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私立南開大學校董會董事等職,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胡适半身像位于書知1号樓草坪南側,錫青銅制品,高約0.8米,重100千克,立于2014年12月31日。胡适曾說:“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做事,嚴肅的做人。”大學師生在求知的道路上也應謹慎、認真、嚴肅。
魯迅
魯迅(1881年-1936年),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南京求學時取名周樹人,1918年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署名魯迅。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是中國文學走向現代化征程中最偉大的旗手,在他的葬禮上人們用民族魂的旗幟覆蓋在他的靈柩上,這象征着無論是在他活着的時候,還是在他死去的時代,他作為民族精神的偉大符号将永遠與民族文化的曆史長河萬古長留。魯迅全身銅像位于書山館正門前廣場,錫青銅制品,按人物1:1:4設計,全身高2.3米-2.5米,重量900千克,立于2018年1月24日。魯迅傳奇的一生警醒着無數青年們珍惜當下最美好的時光,在寶貴的青春時代揮灑汗水,為自己的人生、為中國的未來奮鬥不止。
費孝通
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蘇吳江(今蘇州吳江區)人,當代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 中央民族大學名譽校長。費孝通從事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寫下了數百萬字的著作。費孝通在其導師馬林諾夫斯基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該書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裡程碑”,成為國際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費孝通先後對中國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進行實地調查,提出既符合當地實際,又具有全局意義的重要發展思路與具體策略。費孝通半身像位于社科樓門口左側草坪,錫青銅制品,高約0.8米,重100千克,立于2014年12月31日。從鄉土中來到鄉土中去,立于社科樓前的費孝通雕像無疑為社會學專業學子做好了榜樣。
錢學森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籍貫浙江杭州,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享譽海内外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主要從事應用力學、工程控制論、航空工程、火箭導彈技術、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領域的研究。錢學森半身像位于絲路商學院門口,錫青銅制品,高約0.8米,重100千克,立于2014年12月31日。錢學森先生說:“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就像絲綢之路的根在中國,絲路商學院學子也将從這裡出發,奔赴世界各地。
華羅庚
華羅庚(1910年-1985年),中國著名數學家,曾赴外留學、任教,曾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但毅然決定返回祖國懷抱,開創了多個新的領域,培養了陳景潤等頂尖人才,推廣了數學理論,找到了數學和工農業發展結合的道路,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科學家中的标志性人物。華羅庚半身銅像高70cm,銅壁厚8mm,重量約110kg,矗立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白鹭苑酒店對面的皇家雲水廣場。華羅庚論證數學定理,解開科學難題的才智讓人敬仰,他為國為民,親自帶領同胞向前的行為更是可歌可泣,無愧“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數學家”的稱号。以華羅庚為榜樣,新時代的青年才俊要奮發有為,服務社會和人民。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著名農業科學家,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一生奉獻給了雜交水稻事業,奉獻給了人民。袁隆平去世後被全國多地群衆自發紀念,并冠以“無雙國士”的名号。這座銅像正是為了緬懷這位偉人,由校友捐贈,矗立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書會堂大門口,面向東區書味堂。銅像一側刻有袁隆平先生的名言“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倉禀實而知禮節,沒有任科社會能夠離得開農業的供養。袁隆平先生和同仁們殚精竭慮,解決了困擾中國幾千年的溫飽問題,造福人類,堪稱偉業。這座銅像提醒所有路過的師生,不忘“禾下乘涼夢”,心懷天下濟蒼生。
亞裡士多德
亞裡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曆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裡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亞裡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科學、政治和玄學等。亞裡士多德半身像位于理工學院大樓東側,錫青銅制品,高約0.8米,重100千克,立于2014年12月31日。亞裡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對真理的追逐永無止境,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理工學子在對自然科學的追求過程中亦應如此。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編輯/李伊涵)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