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美麗校園裡,你會與那些矗立在各個地方的銅像不期而遇。古今中外那些偉人先賢們彙聚在落筆峰下、白鹭溪畔,默默值守,賦予這片熱土别樣的鐘靈毓秀,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文化景觀。
雕像高聳在那裡,
偉大先賢的形象栩栩如生,
他們的形象,不僅是美麗的藝術品,
更是啟迪我們的靈魂。
雕像,是一種力量,
它的存在,讓我們感悟到偉大先賢的思想和實踐,
更是激勵我們走向正确的道路。
雕像,是一種啟示,
它讓我們認識到偉大先賢的精神和理念,
更是引領我們追求真理和智慧。
雕像,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間,
它是一種傳承,
傳承着偉大先賢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更是傳遞給我們一份珍貴的精神财富。
雕像,是我們文化的瑰寶,
它讓我們記得過去的偉大,
更是讓我們塑造未來的信仰。
毛澤東
中國青年要“永久奮鬥”
毛澤東(1893 -1976年),字潤之,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中國共産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他對馬克思列甯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産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将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毛澤東銅雕位于書海館南側、教務大廳前,錫青銅制品,高約2.56米,立于2014年1月。毛澤東曾說“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作為三亞第一所本科院校,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積極貫徹落實教育方針,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鄧小平
“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産力的必由之路。”
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鄧先聖,學名鄧希賢,四川廣安人。鄧小平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鄧小平銅雕位于書行樓西側,高2.2米,重量約900千克,材質青銅,立于2014年1月22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鄧小平的在1983年提出的“三個面向”打開了教育者的思路,其深厚的教育内涵至今仍不過時,成為無數教育人的畢生追求。時至今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特别是位于書行樓的中馬未來學院都在踐行這一教育方針,推動教育改革的浪潮滾滾向前。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公元前571年—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銅像位于書山館前廣場,錫青銅制品,高約2.3-2.5米,重900千克,立于2014年12月31日。書山館建成于2014年,建築主體包括地面五層和地下一層,建築面積共34147平方米,館前文化廣場占地約5000平方米。三段式的古典建築立面、圍合式庭院平面、均衡的軸線對稱,這三個外觀上的古典建築特點,是對知識淵源的緻敬,對主流觀念的尊重,也是對大學圖書館身份的明确界定。老子“無用乃大用”的思想與鬧中取靜的圖書館相得益彰。
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孟子全身銅像位于書山館正門前廣場,錫青銅制品,按人物1:1:4設計,全身高2.3米-2.5米,重量900kg,立于2018年1月24日。在春秋漫漫長夜戰争殺伐裡,孟子猶如一縷光芒照亮人民。翻開《孟子》,一股民本意識撲面而來,溫暖天下蒼生。孟子思想最可貴的價值體現在他永不停歇的民本呐喊上,“民貴君輕”,正因為有了孟子,子民的命運被重新解讀,老百姓開始有了尊嚴!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編輯/樊進寶)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