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在周琳琳老師的主持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史教研室在書明樓會議室召開了課程思政建設專題研讨會。教研室高建華教授、付濤副教授及全體青年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對于如何在各自的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會議開始,大家首先重溫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精神。周琳琳老師強調,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必須将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幫助學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接下來,與會老師結合自己的課程和教學展開研讨。高建華教授結合外國文學課程教學分享了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融入的路徑和方法,指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啟發學生提升思想境界。王宇老師和曾加老師參與了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思政建設項目,正在籌劃拍攝課程思政數字化視頻,他們分享了建設心得,提到會在視頻中加入中國近代史部分的愛國教育知識,預計将加入近十個相關知識點。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組的幾位老師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許飛老師認為,可以在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中加入強化個人底線和原則的内容,教育學生做一個有原則,有底線的人;王娲老師認為,古代文學課可以在課程教學中融入人格培養部分的内容,一些作家的經曆以及具體作品可以使學生從中感悟到家國情懷、君子之風,這是古代文學具有的基本精神之一;敖敦胡老師則指出,做好課程思政需要融合知識和技能兩點,任課老師不僅需要時時刻刻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庫存,與時俱進,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實現育人的效果。
會議在熱烈歡快的氛圍中結束,為文學史教研室本學期的思政教研工作開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文/焦鳴冬;圖/王宇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