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混合聯動 課堂内外合作共赢——2022秋季學期中國現當代文學混合式教學工作圓滿完成


  • 2023
  • 02/15
  • 13:38
  • 教學動态

  • 651
  • 浏覽量

随着2022年秋季學期教學工作周的圓滿落幕,中國現當代文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也順利完成了第一期的工作。

本次同步參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課程混合式教學效果研究及課程數據庫建設”項目的學生有漢語2001班和漢語2002班的同學們,共計184人。

表一:教師的教學工作時長(小時/周)

 

傳統教學

混合式教學

備課

2

2

系統維護

0

0.5

答疑

0.25

1

上傳資料

0

0.3

從教學實際來看,教師的混合式教學工作與傳統教學工作相比多了系統維護和上傳資料的環節,在線上的答疑時長也比線下的答疑時長更長(見表一)。每一次上課前的備課環節時長相同,包括制作教案和幻燈片,大約需要2小時完成。而傳統教學沒有的系統維護和上傳資料環節需要約0.8小時,而這部分主要包括了構建課程框架,上傳學生本周學習成果,共享學習資料等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教學相比,混合式教學的答疑時長比傳統教學平均每周多了0.75小時。這表明學生更願意非面對面的提問,線上答疑有效的增加了學生的提問熱情,促進了學生的線下思考,也讓學生更多的疑惑浮出水面,被看到與解答。

在秋季學期的所有教學時間内,教師每周上傳的章節學習資料總學習次數共計4143次,學期内平均每人點擊學習23.54次,平均每周每生點擊預習或複習1.57次(見圖一)。相較于傳統學習模式,混合式學習的預複習率有了顯著提升,并且預複習可視化、數據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效能感。


學生對課前小組合作,課上展示成果的态度也很積極,小組合作成果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主動創新。從傳統教學一般采用的幻燈片展示成果,到混合式教學幻燈片展示、視頻剪輯制作、劇目表演等形式,學生自主創新表明了學習興趣的提升。在有學習興趣的前提下,教師的要求越少,學生的創新程度越高。學生的學習意見反饋也提到“尊重學生”等關鍵詞。在學期中與學期末的教學評價中,學生也表現出了較高的學習熱情。

總體上看,混合式教學的學生學習效果比傳統教學的學生學習效果更好。不僅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而且在小組合作與成果展示中體現出了更好的學習創意與團隊自主創新意識。

 

撰稿人:王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