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文一景 神州先輩塑像
緩緩前進的中華古代曆史長河,包攬了多少位英雄豪傑?他們積極正确的主張與做法,在時間的滲透下,融入中華民族的骨髓;他們家喻戶曉的名字,在口口相傳的力量下,守護住一方人民;他們的音容笑貌,更是在雕塑的創造中,跨越時空,複現于現世的陽光下。而在咱們的校園各處,也伫立着一座座有關中華先輩的雕像,他們端莊肅穆的面容,智慧有神的雙目,帶領一屆又一屆學子登入知識的殿堂。
“箭神”後羿
後羿,又稱羿,為中國古代神話人物之一,相傳曾于堯帝時期射落九日,鏟除窒窳、封稀等六害,并為救洛神而擊敗黃河水伯。因其高超的射藝技術,被民間奉為“箭神”,而他為百姓除害、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優異品質也為世人傳頌。
“太上老君”老子
老子,原名李耳,字聃,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哲學家等,也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後被尊稱為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老子從師于常枞,曾擔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并于春秋末期選擇歸隐,著有《道德經》等,且對辯證法頗有研究,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天縱之聖”孔子
曾向老子問學的孔子,子姓,名為孔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是我國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開創了儒家學派。他周遊列國,倡導仁義禮智信,也擁有弟子三千,用其直擊心靈的思想,展開了人格和世道最真實的一面,構建了明确的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
“木聖”張衡
思想的衍生,破開了技術的牢籠。張衡,字平子,東漢南陽郡西鄂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天文學家,發明了地動儀和計裡鼓車,改進了渾天儀并開創了我國天文和地理研究的先河。後世念其功勞,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和太陽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以其姓名命名,贊其為“科聖”或“木聖”。
“建安神醫”之首張仲景
同樣有着“醫聖”之稱的張仲景,名機,南陽涅陽人,他盡其一生,撰寫了被稱為“中醫臨床重要經典”的《傷寒雜病論》,提出了“辨證施治”的觀點。在東漢末年,他立于亂世之中,不慕強權,不為利益,隻為救百姓于瘟疫病痛的水深火熱之外,無愧于“醫者”二字。
“坡仙”蘇轼
技藝的深入來源于人民對生活的追求。蘇轼,字子瞻,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水利專家。雖然蘇轼曾一貶再貶,但在其任職期間,他出錢救治杭州百姓,為儋州的學子們大辦教育,幫助當地的人民發展農業,解決水利問題,是真正的親民如子之人。
“織女星”黃道婆
黃道婆,又稱“黃婆”或“黃母”,為元初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是長江流域傳播棉紡織技術的先進者。黃道婆幼時因生活所迫,受盡虐待,後流落海南崖州,跟随當地人學習紡織技藝,并在有所成時回鄉授藝,帶領長三角流域開啟經濟繁榮的時代。
中華的古代先賢遠不止于此,他們的思想和精神,落于書頁間,立于星空下,藏在校園的每一處,支撐着每個黑夜裡勤奮堅持的夢。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文/黃欣倩 圖/李金慧教授 編輯/鄒陽 特别鳴謝/李金慧教授)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