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根據學校要求,成立了社區網格臨時黨支部,主要負責北三網格點的各項工作,全體教工黨員主動承擔了社區網格管理,日常核酸檢測,學生行李轉移搬運,機場、校門口迎新接返,學生突發情況應急處置,疫情防控隔離轉移等多方面工作,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築牢了校園疫情防控防線,保障了全院師生平穩度過網格化管理時期。
作為臨時黨支部最年輕黨員之一的教工黨員任琪琪,連續2天擔任北三網格區的樓長,沒有抱怨、隻有責任,沒有退縮、隻有擔當,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抒寫了新時代黨員的奮鬥日志,譜寫了年輕黨員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彩華章。
在談到是什麼信念支撐着她能夠堅持“以學生中心”為學生全心全意服務時,她動情地說:“迎新接返工作在真正實施之前,已經在我腦海中預演了很多遍。從返校前的各項學生信息整理更新到迎新現場的突發事件處理,以及網格化管理期間的各項安排,我都以嚴格的标準要求自己,對學生負責。
在此次迎新工作中,作為新人的我難免有些手忙腳亂。但非常暖心的是學院有許多老黨員同志給我傳授經驗,緩解我的緊張和焦慮。由于新生們第一次獨自離家來到三亞,難免會出現各類狀況。作為00後思想導師,同時又是一名新黨員,我把自己想象成為新生,事先預演了很多可能發生的情況。在報到期間,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在盡我所能幫助新生們盡快适應新環境,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大事和小事。比如:幫他們拿取從家裡寄來的被褥,為他們準備好常用的藥品等等。雖然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但此次迎新接返的工作周期比較長,工作量很大。因此在已經叮囑了很多遍的事情上依舊出錯時,我難免有些許的情緒波動。值得欣慰的是,許多同學察覺到了我的情緒波動,主動私信來開解我。這讓我非常感動,讓我知道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自己用心照顧的人原來也在用心回應我。思想導師和學生之間不僅僅是簡單的師生,而是一種雙向奔赴和共同成長。未來的四年我将和他們一起,共擔風雨、同沐時光!”
另一位樓長—教工黨員陳愛花,守土擔責、沖鋒在前,在返校的最初四天裡,連續駐點工作,為學院搭建起了駐點工作的全部工作模式,理順了網格管理期間所有工作的各個環節,保證了今後“7+7”網格化管理的安全運行。回想起四天樓長的經曆,她調侃地形容自己,在灰頭土臉、手忙腳亂中“摸着石頭過河”,趟出了一條可行之路。雖然十分辛苦,但是她也在不經意間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暖心之處,她說,“在網格當了四天的樓長,每到飯點,同學們總會在線上提醒她說,‘陳老師,你先去吃飯’。深夜值班的時候,同學們總是微信提醒她,注意安全注意防蚊蟲。遇到下雨天,交通不便時,同學們總是暖心地發來信息說,‘陳老師,我的車鑰匙借給你,你注意安全,慢點騎,别淋雨生病了’……學生們哪怕疲憊不堪,但是每個人總是先考慮他人。我在照顧他們的同時,也被幸福地回饋着。所以,這段經曆雖然辛苦,但是苦後回甘,值得體驗。”
人文學院社區網格臨時黨支部的27位教工黨員,有的加入了機場接返突擊隊,在機場連續奮戰數日不間斷,隻為了那一句“歡迎回家,歡迎返校”;有的在社區網格點值班幫助學生,隻為了日夜守護那一方淨土;有的在校門口迎新點不斷地幫新生搬運行李、指引路線,隻為了共赴北緯十八度的校園之約。從準備開學到迎新接返再到網格化管理,秉持着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安全的信念,勇于擔當、團結一緻、沖鋒在前、任勞任怨,用愛心、熱心、耐心為全院師生支撐起了疫情防控的屏障,保障了全院師生的安全。
人文學院的全體教工黨員,
我們一直在行動。
(文/通訊社供稿 圖/通訊社供稿 編輯/王錦霞)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