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為了更好的迎來新學期,開展新工作,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媒體專業的教師們針對新學期授課内容進行了線上會議。本次會議由新媒體專業主任張玲老師主持,各位新媒體學院教師參會,各位教師分别從課程設置、教學目标、授課方式、教學特色等多方面對授課内容進行梳理和講解,共同分析、探讨授課内容的可實施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相互學習、借鑒、交流,共同創作出更加有利于學生培養的方案。
主持人張玲老師首先進行了發言,闡述了影視批評與寫作課程的性質和授課傾向,并表明在授課中會要求學生們進行影視實踐,讓學生們熟知電影常規慣例套路,并教會學生如何在價值觀正确的前提下将其落實到現實并呈現出好的作品以及電影批評中。在結課要求中,要求學生們呈現出高質量、有效的作品,鼓勵學生們通過将作品上傳至新媒體平台的方式篩選出優質的作品作為結課作業。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多媒體等綜合性形式呈現,給足了學生們發揮的空間。據此,新媒體教師們讨論提議在校内創辦新媒體平台,既可以供學生們整合發布可視化作品,又有利于教學内容的推廣,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
王宇彤老師就新媒體數據分析與應用課程提出了理論先行、應用主導的、多元化教學的思路,通過講解、演練、視頻觀摩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數據分析的基本能力和對核心技能的實施。王老師表示,傳授新媒體數據分析的應用職能,除了讓學生們為将來從事相關行業打下基礎,也要着重培養學生讓其具備充足的自學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學習能力。關于期末考試方法,新媒體專業的教師們也進行了深刻讨論,教師們一緻認為教授學生們如何獲取數據尤為重要,本門課程涵蓋的範圍很廣,理論知識可以通過試卷測驗的方式得到基本了解,但新課程的開設猶如摸着石頭過河,依舊需要細細斟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最重要的還是兼顧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培育高素質人才為目标。
梁明子老師在将要開展的數字攝影攝像課程中以培養學生的數字影像創作能力、指導學生創造性的運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制作作品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形成藝術攝影能力和作品風格和美學修養為目标,課程精講和實際操作兩手抓,讓學生在新媒體時代下對數字攝影産生敏感性和好奇心,更多的實操案例也可以增強學生們的新聞敏感度和網感意識,演示和實戰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促使學生們互評互鑒,共同進步。梁明子老師提出,學生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容易産生“為完成而完成”,作品無明确立意隻留于表面的現象,針對這一教學難點,課程将要圍繞如風光攝影、新聞攝影等不同主題展開實訓教學,充分引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也鼓勵學生進行分組協作完成任務,并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大賽,增強學生的實戰能力。
張主任建議,攝影攝像課程的選題可以重點突出海南當地文化宣傳,一方面學生在海南當地更容易感受到當地濃郁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可視化藝術作品的推廣過程中也可以促進地方文化的宣傳。
新媒體創意與策劃課将主要側重于數據分析,傳播特點和發展趨勢、新媒體營銷寫作等理論知識。劉琴老師說,課程的總目标是掌握新時代新媒體策劃的基本理論和知識與基本方法,能夠正确分析新媒體用戶特點和消費特征,掌握新媒體傳播方式特點和發展趨勢,使學生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夠根據客戶要求制定新媒體策劃方案。在教學設計方面引入案例分析,讓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做到課堂中有生活,理論聯系實際,學以緻用。讓學生可以自主探索梳理知識、互動讨論、進行自己的思考。也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職業素養,要求學生們緊跟新媒體技術發展最新動态,不斷創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國人民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
李雅楠老師表示在新聞軟件基礎課上将以培養學生們的實操能力為主,主張通過大量實操和課後實訓來進行網頁新聞、雜志封面排版等内容的制作,盡最大程度滿足學生在畢業後的就業需求。每節課配備實訓,以“文化熏陶法”創設情景倒入課程,引起學生興趣。在疫情的沖擊下,網課教學很難保證學生們在聽課的同時保證實操的效率,李老師表示将要在采用錄屏的方式錄制軟件操作流程,發給學生供學生參考、跟學。
由于現階段許多課程之間都存在關聯性,教師們建議課程之間可以進行聯動,甚至班級之間可以進行跨年級的互動,共同創作新媒體作品參賽或參展。讓學生們多進行實踐,将作品放到平台上,增加實戰經驗。
陳文強老師所教授的劇本寫作課程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陳文強老師表示,這門課程将要聚焦在拉片子的方式,将電影進行逐幀觀看,通過反複拉片去分析經典巨作的叙事模式,獲得并分析電影主題思想、結構、人物塑造方式等。陳文強老師表示,作業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劇本寫作能力,在每節課課後布置寫作類作業,如劇情梗概、故事大綱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助于學生夯實寫作基礎,為之後的項目做足準備。
最後由傅老師闡述了數字多媒體作品創作課程,希望這節課可以給學生以引導,真正讓學生在45課時的時間内了解數字化作品的呈現和實踐過程,結合最新的“元宇宙”概念去共建新媒體應用人才的專業培養目标。課程将會啟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和新媒體概念,例如SVG交互、像素特效、Meta Human Creator等,全面使用數字設備,不再局限于傳統PC端,還會使用數位闆、平闆電腦等,實現數字化的便捷呈現。
本次會議除了教師們分别講述所授課程安排,新媒體教師們一緻認為需要針對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使學生分别在不同起點獲得知識。通過互動、提問等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各大比賽以及互聯網平台的展示應用,實操與理論相結合,達到學以緻用的目的,為社會培養符合新時代新媒體背景下做需的優質人才。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