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新同學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學:
你好呀!能夠在風光旖旎的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與你相遇,我感到很幸運!能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與你一起學習研究文學值得慶幸!說實話,我羨慕今天的你,不僅是因為你年輕風華正茂,還因為你能在二十歲左右的年紀裡以文學為自己的專業!想當年我考大學的時候,因為自己年少無知,父母親也并不懂得當時的高考政策,本來我報考的是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卻因為在當時有農林醫師優先錄取的政策被哈爾濱師範大學外語系俄語專業錄取。也就是說,我在大學本科四年裡并沒有像今天的你這樣如願以償從起點就開始學習文學,而是後來幾經輾轉,三十多歲讀碩士,超過四十歲博士畢業,如今在這裡跟你們談文學,真有曾經滄海難為水之感!
關于為什麼要學文學,這個問題也許可以舉出很多很多關于文學在人類社會和國家建設發展中起巨大推動作用的例子。從歐洲的文藝複興文學文化對人類精神世界精神面貌的改變,到五四運動時期文學對改造中國國民性的巨大推動作用,乃至文學對一個人的個人修養人文氣質的塑造,這一切都是不言而喻的!文學不僅僅是風花雪月滿足人的浪漫情懷,文學研究人的問題:人生、人性、命運;自我、他人;情感、思想、體驗……。在這一點上,文學跟哲學是手足,隻不過哲學對人的研究靠邏輯,文學對人的研究靠叙事和抒情。了解人本身,是一切求知和探索的起點和基石。隻有了解了人自身,把人建設好,社會才有健康發展的前提。如果人的建設一片荒漠或廢墟,建設在精神廢墟之上的所謂經濟發達,都隻能是空中樓閣。 建設人并不容易,因為了解人就很難,世界上沒有比人更複雜的存在了。
人性是如此多變,人生現象是如此難解,命運是如此莫測。 每個人如何确立自我,又該如何面對他人?我們該做怎樣的好人?而壞人的壞,又是因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内心總是充滿了不安和痛苦,為什麼幸福和理想總是遙不可及?既然有死亡,我們活着的價值又該怎麼确定?情緒總像野馬,我們能控制它們嗎?如果不能控制又會發生什麼? 人性是什麼?我們的弱點是什麼?對人性的理解,又如何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文化和制度?影響着我們對愛恨情仇的理解,對寬恕和同情的擁有? 還有命運難題。是宿命?是小人作祟?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手裡嗎?還是隻能交到他人和外在環境的手中?那些人生悲劇到底如何發生?那些命運悲慘的人們又犯了哪些人生的緻命錯誤? ……這些零零碎碎的問題,每一個都決定着我們内心世界的堅強或是軟弱,視野的通透或是逼仄。它們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文學叙事和抒情想要表達的。 文學表達着人們對于人生、人性和命運的理解,記錄着作家們對人生問題的思考和體驗,抒發着他們曾經經曆的喜悅和痛苦,哀怨和希冀。這就是文學為我們提供的生存資源和财富。
一個人隻能活一生,讀十部作品就可以看到十種人生和情感,見識十種人生邏輯和因果關系。讀一百本作品就體驗一百種人生和情感,見識一百種人生邏輯和因果關系。 讀了《伊利亞特》,會知道如何看待個人榮譽和利益;讀了《哈姆雷特》,你會驚詫于追求個人理性的艱難;讀了《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你會反省自己身上是否有他們的影子;讀了《包法利夫人》和《德伯家的苔絲》,你會警醒,我們是否還在重複她們的錯誤。 讀了《巴黎聖母院》,你會發現自己身邊就有犯着艾絲美拉達式愛情錯誤的女孩兒;讀了《紅與黑》,你會想到咱們路遙先生《人生》中的高加林嗎?《雙城記》中那種對群體暴力的推崇,隻是發生在狄更斯的年代嗎?你了解集體暴力的發生機制隐藏着怎樣的人類隐痛嗎? 讀了《神曲》,我們會驚訝于作者探索人性罪惡的勇氣;所謂人生,從來不是所謂的人與人鬥,真正的強者也絕對不是把别人鬥垮的人,而是能夠打敗自己人性弱點的人。文學讓你明白不斷跟自己的懶惰、軟弱、沮喪和焦慮作戰的浮士德才是真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真正的人生強者是浮士德。 作家們就是這樣用他們的一生,留給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的有關生存的信息和啟迪。 作家思考的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問題,但也正因如此,他們中的每一個都值得我們緻以無上的敬意。他們的價值不在于給了答案,而在于給我們的人生點了燈。有了他們點的那一盞盞燈,拿着單程票的我們,走在黝黑坎坷的人生隧道裡,才能感到腳下的路不那麼黑,心中的孤獨不那麼冷。
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執着地辨識着人性、探索着命運、剖析着自我;執着地關注着心靈、又執着地要看清社會。他們努力地思考:人性是怎樣的?命運到底是什麼?自我的痛苦來自何方?靈魂又該如何安放?我與他人如何相處?所謂社會又是怎樣的一道迷嶂?還是那句話,當我們不了解文學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就不配談起文學。文學不是裝飾品,文學是關于人自身問題的最智慧的思考、最勇敢的探索,也是最有誠意最慈悲的留言。 如果我們懂得了曆代作家們的誠意、勇氣和智慧,也許我們就有力量推開他們鑄造的那扇沉甸甸的大門。
謹以此言,贈給剛剛來到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熱愛文學的同學們。
高建華
2022年8月19日
人物介紹
高建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教授,文學博士,中國俄羅斯文學學會理事,教育部斯拉夫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印尼研究中心核心研究成員,多年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在《外國文學研究》、《當代外國文學》、《俄羅斯文藝》、《學術交流》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四十篇。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庫普林小說詩學研究》一項。現主持在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俄羅斯白銀時代小說叙事轉型研究》一項。主持并完成省級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項,廳局級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兩項。主編出版教材《外國文學經典小說賞析》一部,
曾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庫普林小說詩學研究》在學術界有廣泛影響。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教授高建華 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圖 編輯/黃亞希)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