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沙龍|NO.7】當我們說創意寫作的時候 我們在說什麼


  • 2022
  • 07/04
  • 9:45
  • 科研成果

  • 1077
  • 浏覽量

當我們說創意寫作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微信圖片_20220704094453.png

很多人會問,創意寫作其實就是有創意的寫作,沒有提出這個概念之前,人類的寫作就沒有創意了嗎?為什麼要提出這個概念

“創意寫作”一詞最早由美國學者愛默生于1837年提出。1936年愛荷華大學首個創意寫作工坊的正式成立,創意寫作正式進入高等教育課程體系。2009年引入我國。在此之前人類的寫作當然充滿創意,但創意寫作概念的提出,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寫作理論發展的趨勢。

當今世界發展已進入創意經濟時代,創新創意和創作創意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2016年5月19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正式标志着中國不僅僅把文化類創作創意當做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同時更是把科技創新創意當做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創意寫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産生發展的。

從寫作理論發展的規律來看,創意寫作将寫作看作一種活動,而不是靜态的行為。以往的寫作教育的依據是行為主義理論,普遍的邏輯是:寫作就是在學生的“寫作知識”和“寫作行動”之間建立起某種“刺激—反應”的聯結。教師選擇重要的作文知識和技能,将它們分解成為若幹小步驟,并設計相應的強化一反應的關系,再引導學生一遍遍寫。

創意寫作則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認為寫作在本質上是在一種複雜的認知活動指導下的解決問題的行動,是自我主動建構寫作知識的意義的過程。倡導學生在一定的學習實踐情境中,将陳述性寫作知識,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語言等,有效轉換為程序性寫作知識。也就是一種關于如何寫的、與實踐操作密切相關的動态性知識,比如怎麼審題、選材、剪裁、遣詞造句以及如何修改等方法或規則等。

過程寫作教學重點在于鼓勵、引導和促進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主動積極地參與寫作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運用程序性寫作知識解決寫作問題。

這就好比盲人摸象,創意寫作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是很複雜的,我們不妨分四個層面來梳理一下。

  即作為寫作概念的創意寫作,作為學科和專業的創意寫作,作為文學教育的創意寫作和作為文化産業環節的創意寫作。

作為寫作概念的創意寫作:在當下,寫作的邊際已遠遠超出純文學寫作、應用寫作的範疇,在寫作理念、寫作類型、寫作題材、寫作方式上都有很多創新,這就是寫作意義上的創意寫作。尤其是以互聯網為平台的網絡文學的寫作成為創意寫作的重要形式,改變着人們的思想觀念、審美趣味、生活方式,重塑着當代中國文藝發展的新生态。

作為學科和專業的創意寫作:

自上世紀30年代美國愛荷華大學建立創意寫作系統以來,作為學科和專業的創意寫作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在中國,2009年,複旦大學獲批成立國内第一個創意寫作專業碩士學位點。其後,上海大學、西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院校也相繼實現了從本科、碩士到博士三個學位層次的招生。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也開設相關創意寫作課程,建構了多層次的科研及教育教學、培訓體系。

作為文學教育的創意寫作,主要回答中文系能不能培養作家的問題。傳統觀念認為寫作是不能教的,中文系是不培養寫作人才的,而是培養文學理論研究人才。創意寫作作為文學教育理念改變了以往以鑒賞和研究為主要任務的文學教育,将寫作能力和寫作創意思維培養作為重要内容。

創意寫作文學教育着力于培養創作創意及創新創意人才,鼓勵人們通過創新及創作創業,形成全民創意氛圍。大量創作人才從傳統的純文學領域開始轉向互聯網、影視、廣告及其他寫作相關領域,成為文化産業生力軍和公共文化服務主力。

作為産業環節的創意寫作:創意寫作作作為創意經濟時代面向創意産業的寫作活動,是文化産業價值鍊的始發端,為文化産業提供腳本或策劃資源,也就是說,文化産業需要創意寫作的靈感來作為内容的提供者。

創意經濟時代,創意寫作不僅僅會通過産業化發展而成為整個創意産業的上遊IP源,成為創意産業原創性的源頭。我們要把創意寫作放到生産者(作者)、産品(作品)、消費者(讀者)的結構中加以認識,放在市場機制中加以分析,我們要建構一種新型的創意本位的針對産業化文學發展具有分析能力的文學本體觀,承認文學的本質是創意,創意的原創性促生了作家的文學生産,創意的産業化流動及實現導緻了以文學閱讀為标志的消費。

文學創意是三位一體的,它既是本源(創作的内驅力),又是過程(創意賦形),又是結果(生成性的作品也即産品),創意的“三位一體”不斷運動,産生了文學創意産業,文學創意的跨時空、跨業态、跨媒介的轉化與增殖鍛造了以IP産業為外在特征的文化創意産業鍊。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作者/席曉麗 編輯/黃亞希)



CONTENT END

  • 科學研究
  • 科研活動
  • 科研成果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