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最貴者何?人也,有位偉人說過這樣的話: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者。人間所必須者何?文也。失去文,人就不成其為人,甚至會近于禽獸。所以,選擇高校專業學院,人文當為首選。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詩意的民族,因為我們的語言詞彙中都充滿着詩意的編碼,比如說由鳥兒多次練習飛行,聯想到人通過多次的練習學到了一種技能或本事,——這就是學習的“習”這個字詞的本義及其引申義的由來,因此,在我們的語言生活中就充滿聯想、比附等詩性的表達,當然這種聯想比附還屬于低層次的,像把錫惠公園的映山湖——天下第二泉——比做是阿炳的眼睛,這類聯想才進入到詩人的境界。
傳統的詩有六義,即風、雅、頌和賦、比、興,前三者為詩的分類,後三者為詩的表現手法,賦比興這三種皆為感于外物,發于肺腹這樣創作出來的藝術形式,從堯時的《擊壤歌》到周代的《關雎》《桃夭》,古代詩歌數以千計,經孔子删訂整理成三百零五篇,成了教育貴族子弟的藍本,這是因為詩和樂相配,具有很強的道德教化作用。三百零五篇中有論功頌德之歌,也有防僻止邪之訓。其中的十五國風更時那個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情感的迸發。其中既有《關雎》《桃夭》這樣歲月靜好的詩,也有《碩鼠》《東山》這樣憤世嫉俗的詩。故古人雲:“若政遇醇和則歡娛被于朝野,時當慘黩亦怨刺形于歌詠”,因此,可以說,詩就是一個時代的晴雨表。
進入人文學院,不管你是學漢語言文學,還是學漢語國際教育,亦或是學網絡與新媒體的,都注定你和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就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不管是偏向語言文字,還是偏向文學,但最後拿的都是文學學士的學位。“言”與“文”是不可以截然分開的,孔夫子曾教導他的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也就是說,在孔子那個時代,不學詩,你就失去了話語權。人文學院的學子不懂得詩,不會寫幾首詩,那就有愧于人文學子的稱号。漢語國際和網絡與新媒體更多的偏向語言與文化信息的傳播,同樣也應該受到文學的薰陶,詩意的感染。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文學院就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學院!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地處傳說中的天涯海角,又座落在落筆洞旁,本來就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本來就應該産生傑出的詩人。天時和地利給了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學子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應該無一處沒有詩,無一刻沒有詩,我們雖然不是每天面朝大海,但可以每天徜徉在白鹭溪湖畔,可以遙望落筆峰及其周圍的群山,若你有幸進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人文學院,希望你能夠珍惜詩境般的校園,用你們的筆寫出能感天地、動鬼神的詩歌來!也許神出鬼沒的疫情,會給學習生活帶來諸多困難,會給今後就業造成許多阻礙,但隻要有詩意般的情懷,就會具備屈原 “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那樣的詩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毫無畏懼地應對挑戰。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作者/劉興均博士 編輯/王錦霞)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