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相遇是天意,那擁有便是幸運。世界上有一種等待,名為“雙向奔赴”。我一直都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講究際遇的,初遇煙火燦爛,再遇時燈火漣漪。漫漫一生中,一份雙向的等待是給予我們生活希望的光梯。
“今日新增病例xx例”、“請同學們确認自己的行程軌迹是否有重合”、“為配合防疫...”如此諸類的話語令人感到恐慌、不安,每天都在着急,“怎麼會這樣,會不會一覺醒來疫情就蔓延到我身邊?”“想和朋友去海邊散步,在落日下吃燒烤”“為什麼會有疫情,我還有機會見到我的朋友和家人嗎?”在這段時間裡,生活仿佛被蒙上了一層朦紗,周遭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生活中的樂趣驟然減少。不能自由随意地玩耍、去海邊拍照看日落成為一件難事。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待在寝室裡看書追劇打遊戲,最大的線下人際交往範圍僅限于以宿舍中心,輻射不超過十米的同學和朋友。一想到這些,emo的OST就會在耳邊環繞。
直到那天做完核酸,看到陽光下的一幕,我好像明白了生活的意義。陽光下,一位穿着工作服的防疫人員,手裡拿着套着防護套的手機,應該是在和朋友通話。空氣中隐隐約約中傳來一些話語,“好、好,我沒事,真的...現在每天都很安全。”“沒事,我這天天穿防護服呢...”“别再啰嗦啦!!!等這輪疫情過去了,咱一起去玩個痛快...”。通話結束之後,那位防疫人員,把手機放好,做了一個深呼吸,轉身投入新一輪的工作當中。
在當天晚上,我便立即向朋友們發出邀請。
“家人們!!!等這輪疫情過去了,我們去吃海底撈吧,去購物商場shopping!嗨爆它!!!”。
“拜托,任何人沒看過大東海的指甲油牆,我都會很傷心的,OK?”。
“手動@上面那位。明明去海邊看落日吃燒烤才是絕配,疫情結束你居然隻想要做指甲???你的出息呢!”。
“诶诶诶,你們約請私聊,OK???讓我一個不在海南讀書的怎麼想??你們是想我開個騰訊會議和你們一起雲吃飯還是雲做指甲???”。
“哈哈哈哈哈哈....”
“還笑......”
她們的話語讓我一瞬間感受到了春的暖意,那些emo的情緒被一掃而空。電視劇《想見你》中有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隻有我想見你的時候,你也想見我,我們的相遇才有意義。”在如今疫情嚴峻的形勢下,相約不易,相見很難,像是在料峭春寒的露水中穿梭,全身上下滿是被禁锢的寒氣,但心中的熱情卻越燒越旺。因為我們知道,不管世界有多少困難,會如何變換,生活的希望都會在人與人的雙向奔赴間傳遞。隻要心中還有一份想念,一份牽挂,如今無法相見的遺憾終會在下一次的雙向奔赴中被煙火照亮,在情感的花火中泛起點點漣漪,留下精彩又溫暖的印記。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不能相伴一生,那麼相遇又有什麼意義呢?有留言說,是因為相遇的那一刻,綻放的煙火很燦爛,令人戀戀不忘;亦有留言說,不遇見新的人,生活就沒有了故事,那就沒意思了。在我看來,相遇是為了下一次的期待。在這份期待中,因為知道有人在等待,會對生活投入更多的熱情,會為了成為更優秀的自己而努力;在這份等待中,知道有人想念,會暗戳戳的為對方準備很多小驚喜,會知道那些很難過、很沮喪的日子終究會捱過去。相遇,開啟了我們的緣分;再遇,是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盼頭。
如果說,人的一生一定會遇見兩個人,一個驚豔時光,一個溫柔歲月。那麼于我而言,我的一生不止于那兩個人,驚豔時光的是那群一起談天說地的朋友們,溫柔歲月的是時刻站在我背後的家人們。華燈初上,霓虹萬千,世界在轉動,疫情在控制,人來人往,你們是我停留的意義,我們再遇時火焰會燎原整個宇宙,煙火通明。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聞中心供稿 文/馮步蕾 黃欣倩 蔡穎欣 圖/部分來源于網絡 李運鑫 編輯/汪昱辰)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