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來自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網絡與新媒體1701班的學生王雨珑,我于2017年入學,于2021年畢業,目前已成功考取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
當闊别母校數月的我詫然間收到這樣一份作業之時,三千往事瞬間浮現眼前,不覺心頭一顫,感慨萬千。細想四年本科生涯,于我個人而言,母校的圖書館總歸是我内心深處最柔軟的惦念,我總是不惜以最大的熱忱向大家推薦我們學校的網紅地标性建築——圖書館,包括書山館、書海館以及南區分館,它們真正彰顯了我校“皇家帝國學院”的顯赫身份。從外在看來,我校的數個圖書館地理位置優越,景色宜人,而一旦踏入其中,你會發現它們巧妙地将金碧輝煌的裝飾風格與樸素悠然的書生意氣囊括其中,伴随着朗朗書聲,池中成群結隊的錦鯉,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學子相樂,更為這片學術聖地增添幾分靈動色彩。
出于地緣因素,我尤其對東區的書海館飽含深情。它見證了我大學生涯中每個閃光的瞬間,在這裡,我曾翻閱專業書籍千千萬萬遍,努力記下一個又一個細碎的知識點,串聯起屬于我個人的知識體系,最終有幸成為0.2%,拿到了我學生時代含金量最高的獎學金——國家獎學金,這大概是我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最近的一次,也是我大學四年期間對于學習這件事毫不松懈的最佳證明;在這裡,我曾一筆一劃虔誠地寫下申請入黨的各項材料,稚嫩的共青團員終于在畢業前實現了向黨組織邁進一步,再更進一步的小目标;在這裡,我曾字字斟酌完成課堂作業、學術論文等等任務,這些笨拙而緩慢的成長都推動我一步步成長為羽翼漸豐的傳媒學子。
同時,書海館也承載了少女曾經羞澀不敢向衆人提及的夢想,書海館二樓的一号座位,陪伴我度過了最艱難的考研歲月。盛大的日出、缱绻的日落、翠蔓青樹、曠野星辰、浮華燈海都見證過我俯身書桌的努力模樣。海壓竹枝低複舉,風吹山角晦還明,所幸,沉溺于書山書海中的女生終究拿到了屬于她的那份錄取通知書,那一隅小小的天地終究帶我見到了更美的風景。
作為千禧一代,我常常感歎我們出生在這樣一個福澤深厚的時代,我們在東方崛起的盛世風華裡栉風沐雨,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然而我深知雖然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我們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需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對于學生而言,刻苦學習就是我們辛勤勞動的最直接體現,我永遠堅信讀書能将我們塑造成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這也正是我将圖書館視作我大學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的原因。
“時光的河入海流,終于我們分頭走,沒有哪個港口是永遠的停留……”,畢業晚會上,一首《鳳凰花開的路口》将我們送至大學生涯的盡頭,我們依依惜别,眉頭心間盡是不舍。窗前風吹竹葉動,疑是故人踏夢來,今晚,我在月光下寫下這篇稿子,有那麼一瞬間,我恍惚地以為我仍坐在書海館那個熟悉的座位上,對未來迷茫卻也滿懷無限憧憬與希冀……回過神來,我滿心都是感恩,感恩母校的栽培,感恩母校為我們提供的所有學習資源和寶貴機會,也感恩母校的諸位恩師對我們的淳淳教誨,四年光陰轉瞬即逝,與君同舟渡,達岸各自歸,縱有不舍我們都該闊步向前,但無論如何我始終都是對母校飽含無限深情與眷戀的學子,期待與母校的下一次相遇!
圖文/王雨珑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