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專家解讀:“西遊”成為影視改編熱門IP,為啥“紅樓”卻這麼冷清?


  • 2021
  • 08/02
  • 10:28
  • 科研活動

  • 855
  • 浏覽量

北京頭條客戶端 2021-08-01 12:18

“IP”是近年來文化産業中的熱門詞彙,大批古典文學作品因走向熒屏和銀幕獲得高度關注,《西遊記》就一度獲封“國民IP",而另一部古典名著《紅樓夢》卻鮮有人開發,這背後有哪些原因呢?

在7月29日—31日于北京香山飯店舉辦的紀念新紅學100周年、中國紅樓夢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學術年會上,紅學會常務理事、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教授劉繼保做了以“紅樓IP的開發與建議”為主題的演講,揭秘這背後的現狀與原因。




大衆紅學需要的是娛樂和快感

劉繼保首先回顧列舉了《紅樓夢》在昔日的IP開發情況:曾被改編成影視劇、歌劇、話劇、音樂劇、舞蹈乃至評書、評彈、相聲等多種視聽表演作品;有全彩動漫連環畫及各種版本的《紅樓夢》等出版物;還有紅樓夢人物雕刻、刺繡;及以《紅樓夢》和其中人物、地點等命名的酒類、飲食、園林、樓盤等其他行業的IP轉化應用。

近幾年,也有根據《紅樓夢》改編的同名戀愛冒險遊戲,名為《1踢紅樓》的手機系列短劇,南昌版《大話紅樓》進軍動漫市場,還準備将動漫制作成網絡遊戲,《紅樓夢》靜像電影視頻版正式公映……這些都說明《紅樓夢》的傳播越來越産業化。

劉繼保指出,伴随着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進程,我們經曆了消解嚴肅、快餐文化、讀圖時代等一系列時代現象,《紅樓夢》的傳播方式和審美批評理念不再适用于當下新興的大衆需要。盡管學院派紅學依然沉浸在文字文本裡,但那畢竟是金字塔的塔頂,精英紅學與大衆紅學的區别在于,精英紅學體驗的是經典的厚重與高貴,而大衆紅學需要的是娛樂與快感。

對于當下掀起的新一輪影視界IP改編風潮中,《紅樓夢》IP鮮有人開發的原因,劉繼保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作品内容博大精深,故事情節戲劇沖突不強,增加了IP開發的難度,減少了IP開發的吸引力;同時,作品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上難以平衡,也阻礙了其IP開發的腳步。

對此,劉繼保建議應以影視作品、動漫遊戲改編為基礎,向上遊文學産品、漫畫作品以及下遊主題娛樂業、周邊衍生消費品産業延伸,同時在開發的過程中,應避免産品的粗制濫造對IP的消耗,打造真正的文化大IP。要充分認識大IP屬性,在網絡改寫中要轉變叙事模式,重塑傳奇人物,利用流行文化符号進行創作,才是傳統文學經典成為大IP的必由之路。

要允許後現代解構和戲說式的改編

需要指出的是,過往業界對IP的評價主要是針對某一文化符号在某一文化領域的表現,缺乏對其跨領域情況的評估。但跨領域多品類開發,往往是一個文化産品成為IP的重要特征,多領域共生也是衡量IP生命力的主要标準——即它究竟是“一紅而過”的爆款,還是能夠不斷衍生、創造更多文化價值和利潤的文化符号。

在劉繼保看來,當下我國的文化IP尚未實現良好的多領域共生,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是要在每個領域打造精品。《紅樓夢》的IP打造要走有别于好萊塢等西方模式的“中國式”道路,需要構建自己的文化生産方式。通過分析可見,不同的文化形式在IP鍊條上有不同的角色,不同性質的企業、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投入節點。

另外要允許後現代解構和戲說式的改編,尤以《大話西遊》系列為代表,被公認為一部“後現代”無厘頭風格的經典影片,《西遊新傳》(2010年)的改編同樣也遵循着這樣的思路。“那麼《大話紅樓》能否被大衆接受?在保有故事内核的基礎上随意發揮,在情節設計和人物塑造上進行大膽想象并不拘泥于原著?“這些都可以進行嘗試,使其成為一部不斷再生的‘超級IP’。”劉繼保說道。

他還指出,随着我國互聯網粉絲經濟的發展,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IP占絕大多數。但高速的發展并不能保證文化IP在内容質量上得到保證,因此在未來的文化IP的打造和生産上,要注重内容的質量,提高産權意識;要重視“共情”的力量和“故事性”的重要性;在運營方面要要加深早期化、立體化、專業化程度。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恩傑

編輯/崔巍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


(漢語言文學專業供稿)




CONTENT END

  • 科學研究
  • 科研活動
  • 科研成果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