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下午16:00-17:20,在書明樓B103教室,我院周琳琳老師的講座《阿列克謝耶維奇<切爾諾貝利的悲鳴>的多重書寫》順利舉行。
S·A·阿列克謝耶維奇是白俄羅斯女作家,擅長紀實性文學作品。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争、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曆史上的重大事件。因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她在2015年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切爾諾貝利的悲鳴》是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口述實錄的形式真實記錄了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幸存者的聲音。
在介紹了作家生平和作品概況後,周琳琳老師以《切爾諾貝利的悲鳴》這部作品為中心,重點探讨了阿列克謝耶維奇複調書寫、生命書寫和創傷書寫的叙事特征、内容呈現和思想主題,并思考其反思災難、啟示未來的深刻意義。周琳琳老師認為,這部作品之所以引發了廣泛關注,一方面是因為阿列克謝耶維奇滿足了人們對真實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她對自己文化的未來的思考。通過複調書寫、生命書寫和創傷書寫的多重運用,阿列克謝耶維奇展示了切爾諾貝利人頑強的生命力,也撫慰着每一顆受傷的心靈,引發人們思索,未來如何避免此類災難的發生。
聽完老師的講解後,一些同學也針對作品的主題、内容和叙事特征等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既對非虛構寫作這一創作方式有了更多的了解,又學習了從多角度解讀作品,提高了文學鑒賞和批評能力;另外,通過作品中對于戰争和災難的反思、對于苦難和勇氣的紀念,也更好地認識到了生命的意義。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