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2-02 來源:市人社局 浏覽次數:89 字号:〖大 中 小〗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關系千萬家庭幸福,關系财富創造、高質量發展。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統籌做好畢業、招聘、考錄等相關工作,讓他們順利畢業、盡早就業。”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勢下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就必須重在精準對接國家就業優先政策,緊盯就業态勢“風向标”,緊跟政策“指揮棒”。
2020年常州市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人數有5167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面對嚴峻的形勢,常州市人社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決策部署,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注重在危機中求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主動作為、開拓創新,以打造智慧“五雲”就業服務新體系為契機,推出新舉措,落實好政策,助推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成功創業。
一、在政策突破上出新招,完善出台政策促進就業
一是及時出台政策。針對2020年的就業形勢,提請市政府及時出台了《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在常就業創業若幹措施的通知》(常政辦發〔2020〕53号),通過援企穩崗、增加就業崗位、加快技能提升、提高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等措施強化就業托底保障;通過放寬落戶門檻、地鐵免乘、就業補貼、提高房貼等10大舉措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二是強化政策宣傳。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政策進行了梳理,重新修訂和編印常州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南,通過信函、微信等形式向應屆高校畢業生發送“公開信”,宣傳實名登記和就業服務相關政策。發送職業推薦和政策宣傳短信3000餘條,讓事關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政策實現“應知盡知”。
二、在就業服務上出實招,開展專項活動促進就業
一是精準開展實名制登記。2020年常州市以全市高校畢業生為基礎,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持續開展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工作。按照個人情況、家庭狀況、就業意願、培訓需求、創業基數“五清”要求,人社基層公共服務平台工作人員通過上門調查、電話詢問、短信推送等各種方式,對全市5167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行了實名登記調查,登記率為100%。其中:有3595人實現了就業,參軍、升學、出國等1455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7.73%。二是大力舉辦公益性招聘會。根據疫情發展态勢與市場需求,搭建供需對接平台,開展“線上+線下”的多形式招聘活動。據統計,2020年以來,全市共舉辦“百日沖刺幫你就業”——2020年度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專場等公益性招聘會38場。三是積極組織技能提升培訓。加強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組織在常20餘所職業院校開展在校生第二技能培訓1.2萬人,發放職業技能培訓補貼1200餘萬元。
三、在創業創新上出巧招,扶持自主創業促進就業
圍繞“創業政策、創業培訓、創業基地、創業服務、創業氛圍”五輪驅動,積極推動新一輪“龍城青年大學生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穩步推進。一是引導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全市全年共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13275人;組織開展2019年度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回訪服務,征集2020年度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173個,扶持優秀項目110個,其中省優項目45個。全市全年共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3575人,帶動就業13370人。二是積極挖掘大學生創業潛力。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再創佳績,在省級決賽中包攬主體賽創新組冠、亞軍,2個項目在全國總決賽中榮獲三等獎和優秀獎,均獲得“全國優秀創業創新項目”榮譽稱号,獲獎數量總數占全省江蘇省1/3,并列全省第一。三是不斷營造大學生創業氛圍。成功舉辦龍城大學生創業論壇第八、九期,論壇首次走進常工院,形成了南北高校比翼齊飛的良好局面;開展創業政策宣傳進校園活動,編印《常州市鄉村振興創業典型風采》,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四、在崗位開發上出真招,開發就業崗位促進就業
根據常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市人大2020年市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常人辦發〔2020〕16号)文件精神,常州市人社部門迅速成立了“市人代會民生實事落實專班”,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和青年就業擺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首位。一是以保就業、穩就業,開拓崗位為工作重中之重,與轄市(區)聯動,全年向全市用人單位征集崗位,開發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7.1萬個,完成目标的118.33%,積極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實現人崗精準對接,提高求職效率。二是通過出台《常州市青年就業見習實施辦法》新政,制定《青年就業見習管理服務規範》地方标準,落實目标責任,積極開發就業見習崗位。全年全市共開發見習崗位5617個,組織見習人數3640人,完成目标的174.19%,其中被見習企業留用1469人。累計建立就業見習基地467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10家。
五、在資金扶持上出連招,跟進落實政策促進就業
落實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扶持政策,發揮資金幫扶作用,鼓勵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一是發放湖北生源地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鼓勵湖北籍畢業生在常就業創業,第一時間為127名在常高校的湖北生源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金額19.05萬元。二是發放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疫情防控期間,對畢業年度内有就業意願并積極求職的六類困難在常高校畢業生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共受理本市12所院校3313人申報的2020屆和2021屆困難畢業生的補貼申請,其中3274名應屆畢業生通過審核,發放補貼金額491.1萬元。三是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鼓勵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失業人員和應屆高校畢業生,全市共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228.3萬元,惠及全市629家企業2283人。其中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1354人,補貼金額135.4萬元。畢業生各項補貼的順利發放,一方面有助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求職創業,切實緩解其在求職創業過程中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降低企業用工和招聘成本,對充分就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