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頻發,青團社助力新業态成靈活就業最大引力場!


  • 2021
  • 01/31
  • 23:52
  • 就業政策

  • 184
  • 浏覽量

2021年01月22日 15:20:31

來源:互聯快報網

0人參與0評論

近日,湖北、廣東、江西、陝西、安徽等省集中發布《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結合所在省實際情況,推動有序健康多渠道靈活就業。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政策因地制宜的同時,更是全面貫徹去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并主要聚焦在以下3方面:

 

第一, 積極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

 

第二, 優化自主創業環境;

 

第三, 大力做好靈活就業保障。

 

而在第一點中,如何有效增加非全日制就業崗位、支持新就業形态發展,成為了拓寬靈活就業渠道的關鍵點。

 

作為一站式靈活用工兼職服務平台,青團社積極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手段在優化人力資源調配,免費為求職者提供兼職服務,2020年共新增兼職崗位超10萬個,全年報名人次達2.1億。

 

支持新就業形态發展

 

提升重點人群就業率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務。在疫情的大背景下,2020年的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并好于預期,新就業形态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加快推動網絡零售、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互聯網醫療、在線娛樂等行業發展,為勞動者居家就業、遠程辦公、兼職就業創造條件。”

 

新就業形态與互聯網等新科技息息相關,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介紹,我國1億靈活就業者中,約7800萬人選擇依托互聯網的新就業形态。新就業形态容量大,部分崗位門檻不高,能夠助力重點群體如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實現就業增收。

 

 

 

 

青團社聚焦于為年輕人提供兼職服務,在2020年,充分發揮了人力資源整合能力,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為衆多年輕人就業拓寬渠道、打開思路,增強就業彈性。

 

青團社大數據顯示,2020年如在線主播、在線教育等新就業形态吸引了70%以上的用戶以更靈活的方式實現就業,撮合實現了超1.8億的新業态兼職人次,并重點提升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

 

在線新經濟崛起

 

新業态野蠻生長

 

當前,在線新經濟崛起,并已經成為了構建國内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新動能”,在線主播、在線教育等新業态迎來爆發式增長。

 

一個新業态的崛起早期,總會對人力資源的數量提出強需求,而當競争逐漸加劇,人力的質量愈發凸顯,甚至決定着企業的行業定位和地位——換句話說,“招聘和培訓”是新業态的人力痛點。

 

在線主播

 

聚焦在線主播這一新業态,去年7月,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新職業,該職業包括了“直播銷售員”,這意味着,在線主播真正擁有了姓名。

 

 

 

縱觀2020全年,青團社主播崗位數量增長了8倍,MCN機構入駐數實現了6倍增長,崗位報名人次是2019年的10倍。運用智能大數據,青團社提升了B端和C端的匹配效率,實現招聘精準撮合;同時,通過專業系統的培訓,青團社還扮演了工會的角色,可實現“準主播”的直接交付。

 

伴随着主播行業的裂變式發展,青團社乘勢而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已成年輕人靈活就業的最大蓄水池。

 

在線教育

 

去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等十三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業态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明确指出要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

 

 

 

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2.22億,占網民整體的46.8%。青團社大數據顯示,平台在線教培2020年崗位數量同比實現了4倍增長,崗位報名人次同比增長了7倍。

 

一般的兼職招聘平台會聚焦在教師招聘,而青團社招聘、培訓齊發力。通過在線課程為00後培訓技能,如PS課、播音課等,青團社增加了年輕人靈活就業的砝碼;而通過将頭部培訓機構和高校大學生撮合,不僅幫助企業解決了季節性的高素質用人需求,也促進大學生積攢就業經驗,快速成長。

 

青團社COO莫凡表示,新經濟的崛起是以智能互聯網技術發展為依托,并已經成為了靈活就業的最大引力場。青團社作為國内領先的靈活用工平台,緊抓機遇積極以新業态促進靈活就業,服務好新業态下的企業和用戶,并最終實現三方共赢,反哺新業态的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51226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