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施出口和就業雙向促進政策


  • 2021
  • 01/31
  • 0:06
  • 就業政策

  • 229
  • 浏覽量

人民資訊發布時間:01-1807:49人民網人民科技官方帳号

□  李計廣

 

當前國内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在境外疫情控制不理想、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影響長期化的現實條件下,未來國家出口和就業無法相互關聯支持,甚至對外貿易恢複後依然不能幫助就業恢複,從而使二者産生脫鈎的風險增大,這會影響經濟長期向好發展趨勢。政府應及早實施旨在維護出口和就業相互關聯支持的雙向促進政策,确保對外開放與勞動力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疫後出口和就業脫鈎風險增大

 

就我國目前狀況看,疫情過後出口和就業脫鈎風險将顯著增大,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出口規模逆勢增長,但出口未來拉動就業的能力恐将被削弱。2020年中國實現了出口規模同比大幅增長,有力支撐經濟增速恢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優異的出口成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數字化貿易方式顯著降低了傳統貿易成本,被降低的成本絕大部分來自于勞動力成本。在數字化貿易方式下,不再需要聘用規模巨大的與貿易相關的商談、管理、設計、服務、咨詢等員工,這将深刻改變出口拉動就業的作用。考慮到一方面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響将長期存在,傳統貿易方式的恢複尚需時日,而另一方面數字化貿易逐漸成為企業貿易方式的首選,未來出口拉動就業的能力恐将被大幅減弱。

 

疫情過後國内勞動力就業偏好可能發生重大改變。漸進式的改革開放政策形成了絕大多數出口企業都在沿海開放城市設廠招工的格局,大量勞動力在開放的大城市集聚已經成為我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基本特征。此次疫情雖然體現了大城市醫療資源充足的優勢,但是人口聚集帶來倍增的傳染風險也是大城市不可回避的問題。尤其是出口企業大量集聚的城市與國外交流緊密,在當前國内疫情趨緩而國外疫情嚴重的形勢下,勞動者會更謹慎地選擇進入開放城市和出口企業工作,大量勞動力不再偏好從事與出口相關的工作,帶來出口和就業脫鈎的風險,失去從業人員供給優勢的同時,出口産品的競争力也将被大幅削弱,更難吸引勞動力從業,形成惡性循環。

 

政府政策和企業行為的慣性都将持續較長時間。為纾解企業困難,疫情發生後國家采取了多種措施幫助企業節約勞動力成本,很多企業也通過裁員、降低工資、輪崗等方式盡可能節約勞動力成本。疫情結束後,存在慣性的政策無法馬上完成調整,出口企業也無法立即改變節約勞動力成本的方式和偏好,這将進一步弱化出口和就業之間的關系。

 

相互獨立的出口和就業支持政策可能加速二者脫鈎。為了應對疫情,政府制定了很多出口和就業支持政策,而相互獨立的政策有時不僅沒有協同效果,甚至會相互抵消,進而加速二者脫鈎。例如,為了穩定和擴大就業,政府鼓勵大企業多吸納勞動力,這可以緩解就業困難,并充分發揮“外溢效應”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但與此同時,這也可能提高大企業的生産成本,削弱大企業的出口産品競争力;為了穩住外貿基本盤,國家通過減稅降費的方式鼓勵出口企業提升産品質量和國際市場競争力以獲取訂單,而産品質量的提升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技術和資本,對勞動産生替代,從而降低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

 

多方入手确保出口和就業穩定

 

鑒于出口和就業脫鈎的風險,應及早實施出口和就業雙向促進政策,使二者相互關聯支持。

 

貿易政策上,優先支持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出口行業恢複與提高競争力。一是制定針對勞動密集型行業力度更大的稅收減免和補貼政策,支持行業盡快恢複正常出口水平。二是為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出口企業設立出口退稅和信貸、信保、擔保等融資支持綠色通道,保證企業資金鍊尤其是工資鍊不斷裂。三是依據企業從業人員規模,優先幫助從業人員規模大的出口企業建設海外倉。四是為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設立專門的服務平台,整合海外資源、實施便利通關、幫助構建集生産-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交易網絡,利用跨境電商等新業态保障企業訂單穩定和貨款給付安全。

 

産業政策上,優先支持密集使用人工的産業和企業。人工智能發展和機器人進入生産一線,符合國際技術發展趨勢的生産特征,但在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對就業産生的消極影響。政府應該考慮适當對企業使用人工的行為進行補貼或稅收減免、補償企業空置機器人等智能設備的折舊費用和倉儲費用等,以此鼓勵企業在保證生産效率的同時,盡可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社會政策上,鼓勵醫院和心理咨詢機構對勞動力進行針對性心理輔導。保證疫情過後出口和就業不脫鈎的重要決定因素,是勞動力在心理上願意返回開放的大城市和出口行業繼續從事生産工作。建議政府鼓勵醫院和心理咨詢機構針對疫情前在大城市和外貿行業工作的勞動力進行專門的幹預。

 

發展理念上,實施産業協調發展戰略。此次疫情提醒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協調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應單純為了追求技術水平提高和價值鍊攀升而忽視發展初級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的重要性。一是堅持重點産業優先發展與兼顧各産業整體發展相結合,優先支持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産業發展;二是堅持實現産業短期發展目标與規劃産業長期發展目标相結合,優先支持産業恢複原有生産、銷售和吸納就業的能力;三是堅持保護産業現有優勢與培育産業發展新優勢相結合,優先實施各種扶持政策保護産業現有發展優勢,穩住外貿基本盤。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51226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