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08:19 來源:溫州日報瓯網 編輯:單晖 浏覽:779
2020長三角溫州創業創新大會上,網紅直播創業成一道獨特風景。
徐順聰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
我就我市社會保障、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工作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一、持續推進穩就業促創業,築牢民生之基。
我市始終堅持把穩就業保民生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就業結構不斷改善,就業形勢整體保持平穩态勢。“十三五”以來,我市城鎮新增就業60.54萬人,幫扶失業人員實現就業10.8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77萬人,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态清零,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維持在2%以下,處于全省較低位置。重點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構建“全就業鍊”政策扶持體系。相繼出台了《關于做好全市新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涵蓋就業補貼、惠企穩崗、鼓勵創業、加強培訓、就業幫扶、優化服務等各方面内容,形成了立體式、全方位、多層次的就業創業扶持體系。二是全力幫扶困難群體就業。持續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系列活動,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就地、就近安排困難群體就業,确保每一個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貧困勞動力都有就業機會。全市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近5000個,發放崗位補貼3786萬元,發放兩困靈活就業社保補貼8900萬元、惠及1.9萬人次。三是全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連續五年成功舉辦溫州創業創新博覽會,今年升級為長三角·溫州雙創大會,吸引了長三角三省一市和福建省甯德市200多家企業前來參展,現場達成簽約和合作意向500多個、涉及資金2.5億元。制定出台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444筆、金額8.01億元,帶動近1.9萬人創業就業。四是全力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十三五”以來,共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87.5億元,完成社保費返還33.5億元,惠及企業13萬家、職工164萬人,發放穩崗補貼4.25億,惠及企業3.38萬家、職工149.89萬,這些直達市場主體的“真金白銀”,切實發揮了穩定就業崗位的作用。此外,全力做好勞務扶貧對口支援工作,幫助浙江省對口幫扶四省(四川、貴州、湖北、吉林)建檔立卡人員到我市實現穩定就業12.2萬人次。
二、持續推進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市始終把技能培訓作為提升勞動者素質,提高就業能力,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以來,全市培訓技能人才40萬人次,發放補助資金2.2億元,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技能人才達131.85萬人。主要做了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深入實施技能提升行動,出台《溫州市高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實施細則》,形成完整有力的技能人才培養政策體系。全市共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進城務工農民培訓、農村電商、養老護理等技能培訓9萬人次以上。二是開展技能扶貧活動。為貧困家庭勞動者和低收入農戶家庭勞動者提供免費職業培訓,幫助其掌握一項就業技能,實現技能就業。全市脫貧攻堅技能培訓補助人數6399人,發放補助金額384萬元。同時,指導技工院校為有就讀技工院校意願的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技工教育。全市6所技工院校接收“建檔立卡”低收入家庭學生數2097人。
三、持續推進社保體系建設,兜住民生底線。
社會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網、社會的穩定器,與群衆幸福生活息息相關。我市不斷推進全民參保、社保惠民工作,持續健全社會保險政策,逐步建成了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适應、覆蓋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險體系,讓群衆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主要體現在“兩個持續”:一是社保覆蓋範圍持續擴大。實現了從城鎮到農村、從企業職工到全社會各類人員、從就業群體到全體居民的延伸,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截至今年11月,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83.72萬人,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36.71萬人,較2015年增加79.77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16.7萬人,較2015年增加5.41萬人;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别達到311.19萬人、143.14萬人,較2015年分别增加71萬人、32.34萬人。二是社保待遇水平持續提高。“十三五”期間,全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月人均2381.56元提高到2699.16元;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标準由每人每月120—150元提高至195—245元不等;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标準大幅度提高,失業保險金發放标準從2015年每月1052.25元提高到1458.66元。
下步,我們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不斷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溫州新聞聯播 記者:
就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今年的疫情給各地均加重了一定的就業壓力,對我市穩就業工作也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請問疫情以來,溫州在穩就業方面有哪些應對舉措?
市人社局局長 徐順聰: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我們按照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穩就業、保民生”工作要求,快速響應、綜合施策,推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在疫情背景下全市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1-11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2.4萬人,完成目标任務的12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81%,遠低于3.5%的年度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援企穩崗穩就業。對受疫情影響出現暫時性生産經營困難的企業,進一步加大減負力度,出台社保費返還、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等一系列規模性纾困政策。今年以來,階段性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61.49億元,惠及企業16.4萬家;直接返還社保費13.91億元,惠及企業7.7萬家、職工108萬人;發放留崗留薪補貼、線上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市外自行返溫人員路費補貼等惠企專項補貼8673萬元,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恢複元氣,穩住崗位。
二是助力複工複産穩就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市深入開展“百城聯動促發展”跨省勞務對接行動,派出用工保障專班99個、人員600餘名,為6000餘家企業發布崗位信息20餘萬個,接返員工近8萬人。同時,積極開展企業用工監測,創新采取靈活用工、餘缺調劑、共享員工等多種舉措,強化勞動力供需對接,着力破解就業難、招工難雙重困境。
三是着重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今年9月份,我市推出了高校畢業生招引“510計劃”攻堅行動,安排10億元專項保障資金,量身定制10項專項政策,為來溫就業創業高校畢業生提供從路費到住宿、見習、就業、驿站、租房、購房等全過程全方位支持。同時,密集開展線上線下系列人才招引活動,累計開展線上引才活動155場,線下引才活動103場。今年以來,已招引高校畢業生8.38萬人。
此外,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為全市8.9萬餘家企業一次性發放5.6億元“以工代訓”專項補貼,助力86萬名企業職工在崗提升技能,為企業穩崗擴崗發揮積極作用。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