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都昌:傳統漁民轉産就業 生活保障有政策


  • 2020
  • 12/29
  • 17:13
  • 就業政策

  • 212
  • 浏覽量

央廣網發布時間:12-1815:07央廣網官方帳号

 

都昌縣芗溪鄉井頭村村民在翻曬小魚幹(央廣網發 通訊員江建峰 攝)

 

央廣網都昌12月18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江建峰)“鄱陽湖實行禁捕退捕政策是好事,我們雖然離開了漁船,但還在從事水産加工的傳統産業,我們熟悉這一行,一個月也有三千多塊錢收入。”12月17日,記者赴都昌縣芗溪鄉采訪禁捕退捕工作,村民江冬泉向記者介紹道。  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根據相關部署,江西省水生生物保護區實行長期禁捕,其中,長江幹流江西段和鄱陽湖禁捕期暫定為10年,入湖捕撈不被允許。這道禁捕令,既是修複水域生态環境的有力部署,也是打破傳統漁民對自然漁業資源過度依賴、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那些曾經“煙波浩渺中,出沒風波裡”的漁民們不得不離開漁船,開始尋求新的生産生活。

 

都昌縣芗溪鄉井頭村瀕臨鄱陽湖,水域面積9000餘畝,水面資源豐富,水産養殖業較為發達。多年來,該村村民依水而居,靠湖吃湖,過着“以湖為生、以船為家”的漁民生活。為響應鄱陽湖禁漁的号召,鄱陽湖漁民背湖而行,棄船上岸。這是保護鄱陽湖生态環境的需求,也是漁民應對魚越捕越少、日子越捕越難這個現實問題的選擇。

 

 

都昌縣芗溪鄉井頭村村民在翻曬小魚幹(央廣網發 通訊員江建峰 攝)

 

“20年前,我一天最少要打50斤魚。現在出門連10斤魚都打不到。”今年63歲的都昌縣土塘鎮劉雲村村民李映鎮告訴記者,前年,一個離家不遠的大型“稻蝦共作”養殖基地邀請他去務工,他沒有多想就答應了。去年初,處理掉自家的漁船後,他開始了“上班”生涯。

 

依靠鄱陽湖内湖的優質水資源,小龍蝦和水産加工産業對推動都昌縣漁民的“洗腳上岸”發揮着重要作用。

 

都昌縣24個鄉鎮中,21個沿鄱陽湖,湖岸線長達185公裡,從事捕魚的有上萬人。2016年底,都昌縣将小龍蝦生态養殖作為脫貧支柱産業來抓,引導漁民從捕魚到養蝦,實現“離湖不離水”,小龍蝦産業被都昌縣列為脫貧攻堅十大重點工程之一。芗溪鄉井頭村齊發水産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托内湖資源,鞏固傳統水産網箱養殖,從山東等地收購水産品,拓展水産品加工,年利潤達百萬元。

 

 

翻曬小魚幹(央廣網發 通訊員江建峰 攝)

 

芗溪鄉政府人大主席張琪告訴記者,井頭村共有7家水産加工企業,都是從外地進購水産品,通過創新電商銷售渠道,不斷做大做強水産養殖、加工、銷售産業,其中齊發水産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就吸納周邊村民和貧困戶60餘人就業,人均月收入3000餘元。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都昌縣“稻蝦共作”養殖面積快速增加,給視水如田的漁民提供了轉産空間,參與養殖、務工的漁民也逐年增加。

 

目前,都昌縣正按照“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的目标,紮實開展鄱陽湖禁捕退捕、漁民轉産就業、退捕漁民參保繳費等工作,落實好漁民生活保障措施,并對有就業創業意願的退捕漁民進行摸底調查,提供技能培訓,提供小額貸款優惠政策,為漁民轉産就業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51226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