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黎平突出就業導向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作者:劉輝 日期:2020-12-18
近年來,貴州省黎平縣人社部門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助推群衆脫貧、打赢脫貧攻堅戰的抓手。截至目前,黎平縣創建就業扶貧車間23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282個,投入就業補助資金78萬元,讓全縣1.9萬名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有業就、有收入。
辦好培訓提技賦能助增收
在黎平縣龍形易地扶貧安置區,張留鍵每天早上7點都會按照公司的安排前往業主家裡打掃衛生。搬遷進城兩年多來,她家的生活穩定而溫馨。
2017年底,張留鍵從老家德順鄉龍安村搬遷到了龍形安置區,由于沒有技能,隻能在家做些家務、幹農活。2019年5月,在黎平縣人社部門的組織動員下,她參加了家政服務員培訓。培訓合格後,她通過招聘,到黔靈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工作,現在每個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衆缺技術、就業難問題,黎平縣組織縣、鄉、村、組四級就業服務人員進社區,逐樓逐戶采集所在轄區勞動力資源情況、貧困人口信息、職業培訓情況等信息,建立就業信息台賬、培訓意願台賬。在此基礎上,黎平縣采取“引校入區、夜間學校”等培訓模式,結合産業發展、企業用工需求等,不斷豐富技能培訓項目,提高搬遷群衆就業能力。截至目前,全縣開展免費技能培訓11059人次。
扶貧車間就近就業不用愁
從黎平縣洪州鎮賞方村搬遷到龍形街道的楊興桃,目前在貴州依爾丹皮具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工作。“我家有2名老人和2個小孩需要照顧,在離家不遠的就業扶貧車間找到事做,收入也不低,我非常滿意。”楊興桃說。
“我們公司自5月開始正常運營,目前吸納40多名搬遷人員在公司上班。随着訂單的增加,公司有望吸納180人就業。”貴州依爾丹皮具有限公司負責人石明介紹,公司的扶貧車間建在移民社區内,專門為搬遷群衆提供就業崗位。
近兩年,黎平縣統籌人社、扶貧、财政等15個部門和各鄉鎮(街道)力量,為創建就業扶貧車間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政策和項目支持。
“公司能迅速在移民社區落地投産,得益于政府及時提供的4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并免費貼息3年。”石明說。
勞務協作加強輸轉促脫貧
黎平縣通過簽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設立勞務聯絡站等方式,與上海、杭州、廣州、貴陽等主要勞務輸出地的政府部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工企業開展勞務合作;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定向招聘等方式,點對點幫助易地扶貧搬遷群衆通過有組織勞務輸出實現就業。
“我參加了招聘會,發現采摘枸杞這項工作适合我。上崗門檻低,政府還包車送到工地,我很高興。”易地扶貧移民搬遷戶石開紅說。
今年6月19日,黎平縣舉行了以“搭建平台送崗位勞務就業促脫貧”為主題的2020年勞務就業扶貧暨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吸引了來自杭州、上海、廈門、深圳等地的400餘家企業參與招聘,提供采摘工、服務員、安保等20多類工種的崗位6200餘個,769人現場簽訂就業意向協議。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