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穩崗就業工作座談會精神,确保完成就業扶貧目标任務,各地多措并舉,全力促進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穩崗就業。
山西省以未就業貧困勞動力、易地搬遷勞動力和就業後失業貧困勞動力為重點,精準提供技能培訓和就業幫扶。
強化精準幫扶,發揮勞動力建檔立卡基礎作用。依托全省勞動力建檔立卡系統,加強對信息的動态更新和監測分析,特别是對有培訓就業需求的貧困勞動力,實行清單化、動态化管理,強化精準服務,針對培訓需求和就業意願精準推送培訓信息、崗位信息和扶持政策。
強化勞務協作,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組織化程度。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培育打造特色勞務品牌,積極開展區域勞務協作;在貧困勞動力輸出相對集中的區域,設立勞務服務工作站,為貧困勞動力異地就業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服務,提高勞務輸出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
強化穩崗擴崗措施,推動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及時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以工代訓補貼等政策,多措并舉穩定貧困勞動力就業崗位。對吸納貧困勞動力較多的企業、扶貧車間等,建立定期聯系專人幫扶機制,加強崗位信息收集、用工對接、政策宣介和落實,對新返貧的勞動力,落實“一戶一公崗”。
強化專項服務,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下半篇”文章。發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就業創業服務站”和“公益事業服務站”作用,開展搬遷勞動力信息管理、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服務,對有需求的易地搬遷勞動力,至少提供1次職業培訓和3次職業介紹服務。
四川省進一步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就業幫扶力度,紮實做好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工作。
抓好工作部署。與扶貧、發改等部門及時制定落實方案和相關預案,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把外出貧困勞動力穩在崗位、穩在企業、穩在當地。
切實摸清底數。按照“精準到人,不落一人”的要求,依托國家扶貧開發系統貧困勞動力信息數據,全面摸清摸準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地點、務工企業、聯系電話等信息,及時對“一庫五名單”實行動态更新。
加強監測預警。分析研判貧困勞動力務工情況,做好返鄉回流貧困勞動力統計工作,建立返鄉回流人員台帳,實行動态更新。将失業返鄉的貧困勞動力及時納入當地公共就業服務範圍,按照“返鄉一個,幫扶一個”的要求,對返鄉貧困勞動力全面開展清單式管理、針對性幫扶。
強化穩崗舉措。用足用好促進就業和扶貧專項、對口協作等各類資金,全面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及時發放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獎補,促進企業穩定吸納貧困勞動力。加強政策宣傳,簡化申報程序。加強與輸入地協調配合,保障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合法權益。
擴大就業容量。發揮東西部勞務協作和省内對口幫扶機制作用,挖掘重大項目建設、物流體系建設、災後恢複重建等就業崗位。發揮公益性崗位兜底作用,支持扶貧車間建設,強化貧困村緻富帶頭人培育工作。
青海省積極主動做好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工作,促進有意願有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充分就業、持續增收。
成立聯合工作專班。配合省扶貧部門建立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工作專班,建立協商機制,抽調工作人員,共同做好工作。指導各市、州建立工作專班,負責完成本地區穩崗就業各項工作任務。
持續開展專項行動。推進就業扶貧“補針點睛”專項行動和就業扶貧後續鞏固提升行動,着力補短闆,強弱項,層層傳導壓力,推進就業扶貧政策落地,穩定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對接穩定省外就業。配合扶貧部門,圍繞跨省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組織開展基本情況調查,指導各地建立完善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台賬,并做好銜接對接工作,幫助貧困勞動力在省外能就業、穩得住。
穩定促進省内就業。結合貧困勞動力問卷調查,做好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和省内外出意願分析,指導各地區摸清貧困勞動力就業底數和就業需求,及時加強對接銜接,開展就業幫扶。
黑龍江省切實增強政治擔當,緊盯目标、多措并舉,一方面着力穩定省内貧困勞動力就業崗位,一方面及時與東部省份開展工作對接,着力做好跟蹤服務和再就業安置工作。
紮實做好數據摸底核實。指導各地重點摸清核準本省已返鄉和在東部9個省市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姓名、身份證号、務工地、聯系電話等信息,省外務工貧困勞動力比較集中的市(地)組建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工作專班,與東部省份建立合作長效機制,為做好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充分發揮政策穩崗作用。加大“減緩降返補”穩崗政策和就業扶貧各類獎補政策落實力度,推行政策快辦、服務幫辦,穩定貧困勞動力就業崗位。
優化服務兜牢底線。發揮人社服務專員作用,引導企業優先招用、優先留用貧困勞動力。強化服務、培訓、生活保障協同發力,對貧困勞動力重點開展“點對點”“短平快”的技能培訓,對返鄉貧困勞動力堅持“返鄉一個,幫扶一個”,對失業貧困勞動力及時兌現各類失業保險待遇,保障基本生活。
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廣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穩崗就業的政策措施與工作要求,積極選樹就業創業貧困勞動力典型、就業扶貧幹部典型、就業扶貧企業典型,發揮典型引領示範作用。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