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記者從畢節市2020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來,畢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堅定政治站位,整合各級各部門力量,按照“六穩”要求、落實“六保”任務,堅持抓具體、抓深入,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的不利影響,确保全市就業大局穩定。
截至11月底,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9萬人、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8.2萬人次、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6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35萬人,各項就業重點指标全部超額完成,城鄉勞動力就業形勢更加穩定,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聚焦脫貧攻堅穩就業
将促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邊緣戶家庭勞動力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中心位置,通過開發“八個一批”崗位、“十大員”兜底安置、扶貧車間吸納、鼓勵自主創業等舉措,全力促進三類勞動力就業,不斷提升貧困家庭務工收入,為脫貧攻堅提供硬支撐。
全市目前有建檔立卡勞動力家庭33.9萬戶,勞動力87.6萬人,已實現就業81.98萬人;已搬遷勞動力家庭6.05萬戶,搬遷勞動力13.37萬人。
全市有邊緣戶勞動力家庭0.89萬戶,勞動力1.73萬人,已實現就業1.48萬人。
三類勞動力家庭均動态實現一戶一人以上就業的目标。
克服疫情影響穩就業
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機制,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形勢的沖擊。
通過“點對點”有組織輸送和引導有序自發外出,共促進春節期間返鄉農民工返崗和就業83.56萬人,返崗就業率97.11%,加上新增外出務工的3.78萬人,累計返崗和就業87.34萬人,占春節期間返鄉勞動力數的101.5%。
由市、縣領導帶隊,組建“穩就業”專班,分赴畢節籍勞動力主要務工地對接洽談,簽訂“穩就業”勞務合作協議28份,努力将在外務工勞動力穩在當地,減少回流。
緊盯重點群體穩就業
緊盯各類重點就業群體,不斷提升就業服務質量。發放2020屆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8857人1207.85萬元。
目前,全市登記2020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共22993人,已實現就業21537人。
通過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334人。
通過“十大員”安置殘疾人3716人、退伍軍人280人。
登記認定就業困難人員2774人,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态清零。
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9857.54萬元、就業扶貧援助補貼1億餘元、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5958.89萬元、貧困勞動力有組織輸出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1331.35萬元、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367.73萬元。
抓實政策扶持穩就業
充分用好用足失業保險政策,着力強化對失業人員的扶持力度。今年以來,共發放失業補助金6038人次778.3萬元、失業保險金23565人次3688.35萬元、價格臨時補貼21558人次507.79萬元。
用好用足抗疫特别國債資金,發放臨時城鎮公益性崗位補貼2482人2202.78萬元、臨時鄉村公益性崗位補貼4303人650.07萬元、培訓後穩定就業補貼9393人380.42萬元、培訓期間生活補助費22930人1216.49萬元、企業職工臨時生活補助200人20萬元、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2565人256.5萬元。
促進技能提升穩就業
結合勞動力培訓意願和企業用工需求,不斷提升培訓針對性,着力提升勞動力職業技能和就業競争力。
圍繞全市“5544111”農業特色産業,精準實施技能培訓,共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1.31萬人次。
堅持感恩教育與技能培訓并重,着力培養群衆感黨恩、講文明、樹新風的意識。今年,共開展農民綜合素質提升培訓178.07萬人次。
通過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以工代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培訓直補等方式開展企業職工培訓。
今年,共開展企業職工培訓2.48萬人次,已撥付企業職工培訓補貼資金1126.77萬元。
強化勞務協作穩就業
在廣州市建立11個勞務協作工作站、14個“山海心連之家”,為在廣東務工的畢節籍勞動力提供貼心服務。
截至目前,累計跟蹤服務11586人,其中貧困勞動力6419人,促進4955名貧困勞動力到廣東省穩定就業。
争取廣州對口幫扶資金7500萬元,用于實施勞務協作項目。
推動實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引進廣州港集團、廣州雪松集團等大型企業與市内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開辦“廣州港班”等校企合作項目“扶貧訂單班”,已累計招收學生1087人,其中貧困學生565人,已有34人畢業到廣州就業,月工資達6000元以上,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标。
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家政專業(南粵家政)和烹饪專業(粵菜師傅),已培訓師資74人,組織學員培訓32期1582人。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