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同安區人社局舉辦的第一期網店運營培訓班在新民鎮後宅村落下帷幕,數十名居民參與結業測試。這也意味着,未來,擁有一技之長的他們将在就業創業方面有更多選擇。
穩定的就業市場,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今年以來,同安區人社局精準發力,不斷為本地居民就業創業、轄區企業招工用工提供服務和保障。一條條優惠政策,一項項行動舉措,正為民生福祉的增強,營商環境的優化和“六保”“六穩”工作的落實加碼加力。
居民點單 政府服務 有力推動就業創業
這兩天,新民鎮柑嶺村居民邵春蘭陸續收到網購的烘焙用品。剛結束烘焙培訓考試的她,正在等待合适時機,準備自主創業。“我對烘焙業很感興趣。更何況,技多不壓身嘛。”邵春蘭說。
由于需要照顧家庭,邵春蘭想就近就業創業。得知同安區人社局有項目制培訓,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經過十天系統培訓,她不僅掌握了糕點制作的全流程,也對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等有所了解。
居民點單,政府服務。為鼓勵本地居民就業創業,近年來,同安區人社局探索建立項目制培訓機制——依照居民需求,開設培訓班,将職業技能送進田間地頭,開辟居民家門口就業創業的通路。
目前,同安區已申報項目制培訓18期,報名人數逾700人,培訓種類涉及烘焙、特色小吃、小兒推拿、家政護理、家庭旅館經營、網店運營、商務文秘、藝術化妝、中醫保健等。
此外,同安區人社局還聯動各鎮街,将相關政策宣傳、崗位推送、職業技能展示等送到居民身邊,鼓勵他們就近就業創業。近三年來,同安區人社局已促全區23859名失業人員再就業,幫扶4809名城鎮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本市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7290人。
政府搭台 企業唱戲 有效化解用工難題
企業訂單大增,員工緊缺,怎麼辦?今年下半年,同安區人社局陸續組織轄區企業赴重慶、廣西、貴州等地開展校企對接、勞務協作對接,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企業用工的燃眉之急。
蒙發利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與廣西南甯技師學院的合作就是案例之一。受疫情影響,該校服裝設計專業學生找不到合适的實習單位;蒙發利的生産流程中,恰需針車縫紉人才。于是,校企一拍即合。
10月底,廣西南甯技師學院的30多名學生順利到崗。“同安區人社局的牽頭,為企業用工争取到更多資源,也增加了我們異地招工的可信度。”蒙發利電子工業有限公司人事經理何兵告訴記者。
這兩天,貴州人社部門、勞務公司也正與百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吳碧莺對接來廈考察事宜。“同安區的牽線搭橋,讓企業在短時間内緩解了用工難問題,保持了生産的穩定。”吳碧莺說。
除外出招工外,同安區人社局還通過引導企業線上招聘、每日推送崗位需求、包機幫助員工返廈等方式服務企業。今年6月1日,同安區人力資源市場還率先全市恢複了現場招聘會的舉辦。截至目前,同安區人力資源市場共舉辦了48場現場招聘會,吸引620家次企業參會,提供10675個次就業崗位。
政策更多 力度更大 确保就業市場穩定
走進大同街道頂溪頭村,廈門市億特美建材店人來人往。在農村,這麼熱鬧的建材店不多見。
今年6月,店主蘇惠真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但是,100萬元啟動資金從哪來?得知同安區有針對創業者的“個人小額擔保貸款”後,蘇惠真有了底氣。她向銀行申請了30萬元貸款,利息由政府補貼。“資金解決了,我創業就更有膽量了!”蘇惠真說。開業不到半年,店面已為她的家庭增收8萬多元。
今年以來,同安區持續推動被征地農民、退養漁民和本地就業困難人員等就業創業,在生活補貼、技能培訓、創業補貼等方面給予扶持。企業方面,同安區人社局更是加碼加力,将企業招工招才獎勵由市級基礎的500元提高到700元每人。數據顯示,今年,同安區已核發企業社保補差補貼、招工招才獎勵等就業優惠資金8071萬元,涉及企業14951家次,惠及12.9萬人次。
廈門麥豐密封件有限公司就是政策受益者之一。招聘甘肅康樂籍員工後,同安區人社局給予企業5萬元補貼,用于食堂升級;疫情防控期間,更是在工人招聘、社保補貼方面獲得大力支持。“政策支持既為務工人員工作生活提供了良好條件,也為企業留得住員工提供了保障。”廈門麥豐密封件有限公司管理部總監溫欣鼎告訴記者。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