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号·政務
字号
遼甯錦州關注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穩就業任務異常艱巨繁重。我省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強化穩就業舉措,援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幫助很多企業和勞動者穩定生産和實現就業。截至10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達到了35.5萬人,已經扭轉了上半年的增長頹勢,正逐漸步入正軌并向好發展,城鎮登記失業率4.64%,漲幅進一步收窄。
近日,省政府又出台了《關于全力做好當前促進和擴大就業工作的若幹舉措》,進一步提出一系列穩定和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
11月18日上午10:00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财政廳
介紹解讀
《關于全力做好當前促進和擴大就業工作的若幹舉措》文件
發布會現場
遼甯就業政策“增強版”來了!
向上滑動閱覽
《關于全力做好當前促進和擴大就業工作的若幹舉措》是為适應新形勢新需求出台的重要就業政策舉措,是此前出台的9号文件的增強版本,旨在通過延續一批實施效果較好的補貼類政策,升級一批群衆和服務對象希望力度更大的針對性措施,強化一批加快政策落實服務落地的更有力保障機制,繼續拓展市場化就業渠道,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确保全省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若幹舉措》共七部分22條,主要包括全力發展經濟擴大就業、大力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多渠道促進靈活就業和創新創業、推進技能提升緩解供需矛盾、夯實困難群體就業保障、強化督考激勵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
全力發展經濟擴大就業
以52個重大項目引領帶動,加快重大投資項目建設和産業發展。
以電商直播産業為突破口,培育壯大新業态新産業新模式。
以“全民樂購,約惠遼甯”為抓手,提升消費帶動就業能力。
大力支持企業穩崗擴崗
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大力落實以工代訓補貼。
推行小微企業普通性穩崗返還“免申即享”,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10人以下參保企業,免申領直接撥付返還資金。
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在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期限内的符合條件企業,可預撥不超過50%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餘下部分在企業恢複繳納社會保險費後撥付。
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按當地最低工資标準的50%頂額給予吸納就業崗位補貼,執行期限自本文印發之日起12個月。
多渠道促進靈活就業和創新創業
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内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從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高校畢業生在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期滿後,仍從事靈活就業的,享受期限最多可延長6個月。
落實階段性減免國有房産租金政策,有條件的市可将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閑置空間、非必要辦公空間改造為免費經營場地,優先向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提供。
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及出國(境)留學回國人員、退役軍人、返鄉入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貧困勞動力,按規定相應給予不超過24個月的創業場地補貼。有條件的市可預撥不超過6個月的補貼資金,返鄉入鄉創業農民工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先行申領預計補貼資金總額的50%。
推進技能提升緩解供需矛盾
2020年至2021年,對組織新招用高校畢業生或在職青年職工等開展1年以上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企業,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培養成本高和急需緊缺職業(工種)補貼标準可上浮20%。
對組織符合條件人員參加就業見習的單位,可預撥最多50%就業見習補貼,高校畢業生見習期滿被留用的,除按規定撥付餘下補貼外,可預撥用人單位不超過50%的社會保險補貼。
赴省内基層和農村中小學校開展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教學實踐“浸潤行動”的2021屆相關專業高校畢業生,可納入就業見習政策範圍。
夯實困難群體就業保障
新開發的城鎮公益性崗位以短期性、臨時性崗位為主,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在崗時間不超過6個月,探索實施項目制管理,适當采取非全日制等方式。
根據實際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确定崗位補貼,全日制崗位補貼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标準,非全日制崗位補貼不超過當地小時最低工資标準,社會保險補貼根據參加社會保險情況按規定發放。
擴大失業保險保障範圍,暢通線上線下申領渠道,為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一次性生活補助或臨時生活補助。
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複工、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未納入低保範圍的,經本人申請,由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
2020年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确有困難的靈活就業人員,可按規定自願暫緩繳費。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及時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範圍。
電商直播示範基地,補助來啦!
向上滑動閱覽
問:今年為了應對疫情穩定和擴大就業,我省出台了一系列就業創業政策措施,這次又出台25号文件,提出22項重大舉措,與以往政策相比有哪些政策創新?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處長唐曉東:
25号文件是對我省原有就業政策體系的完善,所以很多政策是在現有政策基礎上,進行的延續和升級,都是“幹貨”。
在整體營商環境建設方面,開通行業準入辦理綠色通道,實行多部門聯合辦公、一站式審批,并進一步降低個體經營門檻,方便個體工商戶勞動者創業經營。
針對企業方面,今年疫情迅速催生和壯大了電商直播産業,在原有創業孵化基地政策基礎上,提出了對符合條件的電商直播示範基地、電商直播企業和從業人員,根據實際相應給予就業創業補貼和就業創業服務補助支持。
充分考慮到疫情影響下企業經營成本,對部分補貼政策進行了優化,提出了實行預撥付的重要舉措。
針對勞動者方面,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等群體靈活就業的,補貼政策進行了延長,緩解勞動者就業壓力;充分考慮就業困難人員當下的就業難題,通過新開發短期性、臨時性城鎮公益性崗位,對符合條件的困難失業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一次性生活補助或臨時生活補助、臨時救助金等,幫助重點群體特别是困難群衆積極應對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影響。
為基層減負方面,考慮當前基層“三保”支出壓力,提高了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省級承擔的比例,減輕基層資金負擔。
以工代訓、
專業轉換及技能提升培訓都有補貼
向上滑動閱覽
問:保就業是“六保”之首,高校畢業生是就業重點群體,我省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有什麼重要舉措?
遼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趙長文: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和具體要求,我省始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采取紮實有力措施,抓好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助力高校畢業生精準、高質量就業。
大力實施以工代訓
對各類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并開展以工代訓的,按規定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補貼标準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标準。
補貼政策受理期限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企業還未申領的,下一步可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主管部門按規定申領補貼。
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免費專業轉換及技能提升培訓工作
今年,遴選了24家培訓機構,共開設了13個就業前景好的培訓專業。有意參加培訓并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下一步可向省人社廳公布的培訓機構報名,經審核後即可參加培訓,培訓補貼按規定直接撥付培訓機構,高校畢業生不需要繳納培訓費。
10人以下小微企業享受
穩崗返還“免申即享”
向上滑動閱覽
問:年初以來,全省大力推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落實,近日又配套實行了穩崗返還“免申即享”,能給我們簡單解讀一下嗎?
遼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失業保險處處長錢妡:
年初以來,全省大力推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截至目前,已為5.2萬戶企業核發返還資金34.4億元,穩定就業崗位378.9萬個,“真金白銀”的支持企業發展,維護了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近日,為更好的推進政策落實,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人社廳會同财政、稅務、審計等部門聯合出台了普通性穩崗返還“免申即享”政策。即:通過内部信息比對和數據共享篩查出符合條件的10人以下小微企業,通過失業保險費繳費賬戶免申請直接撥付返還資金。
基金支撐能力較強的統籌地區,可進一步放寬企業享受範圍,目前沈陽市已經放寬到全部參保企業、大連市放寬到30人以下企業,省本級放寬到200人以下企業,進一步釋放了政策紅利。
這項政策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小微企業的歡迎,切實簡化了這部分企業申領普通性穩崗返還政策的流程,完成了由書面申領,到網上申領,再到無需申領的經辦創新,繼而提高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的享受率,維護了依法參保企業的權益。
下一步,省人社廳将指導各地進一步加快工作進度,加強與稅務、環保、發改、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的信息比對,力争将審批時間壓縮到最短,把好事辦好。
就業資金壓力大,
遼甯财政如何為基層解壓?
向上滑動閱覽
今年,遼甯就業資金壓力較大,面對挑戰,遼甯财政部門做了大量工作,為基層解壓,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便利。
11月18日上午10:00,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财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為了出台的25号文件,對多項資金政策進行了優化和完善的情況。
據介紹,今年以來,受疫情和減稅降費等疊加因素影響,全省财政收支壓力較大,但省财政廳仍積極調整和優化政策體系,籌措就業補助資金,統籌用于企業穩定崗位、鼓勵就業創業、保障企業職工基本生活等穩就業支出,支持高校畢業生、農民、退役軍人、貧困人口等重點群體開展就業創業工作,努力為基層解壓,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便利。
從資金來源方面看,我省提出了對就業補助資金、工業企業結構調整獎補資金、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失業保險技能提升培訓資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資金以及扶貧資金等可用于穩就業的資金進行整合使用,統一政策、标準、流程、組織和績效評價,避免各自為戰,切實發揮資金的合力作用,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從政策兌現方面看,我省提出了培訓補貼、見習補貼、社保補貼等多項政策資金可提前預撥的舉措,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勞動者的生産生活壓力,充分調動了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從審批流程方面看,我省要求各地對現有穩就業資金申請撥付流程進行梳理,在合規的前提下,制定負面清單,應簡盡簡。對企業主動申報的穩就業資金,符合條件的,原則上應在收到企業申報5日内撥付資金,确保政策盡早發揮效應。
總之,政策優化的核心是幫助和促進勞動者盡早就業,降低和減輕企業生産經營壓力,持續穩定和擴大就業。
發布會上,省财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督促各地加快就業補助資金的執行進度,同時抓好資金的績效管理,提高資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