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發布時間:11-0818:18北京日報報業集團
記者從昌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昌平區日前出台《進一步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昌16條”),通過進一步擴大政策覆蓋範圍和完善就業政策體系,激發政策穩就業保就業整體效能,促進本區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據了解,“昌16條”共分扶持市場主體吸納就業、鼓勵創新創業擴大就業、優化技能培訓提升就業、保障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和強化平台建設服務就業5類16條,條條圍繞穩就業保就業。
“這16條舉措是在整合更新2010年以來發布的4個就業指導性政策文件的同時,按照‘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的要求,結合昌平區實際情況出台的。”昌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昌16條”提到,要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引導鼓勵用人單位招用本區城鄉勞動力;發揮人力資源機構作用,解決勞動力和用人單位信息不匹配的問題,促進勞動力實現在單位就業;鼓勵本區勞動力創業帶動就業和通過非全日制靈活就業的方式就業;最後,對不能通過市場化就業途徑就業的本區勞動力,根據昌平區公益性崗位情況,實行托底安置就業。
“在發揮市場主體方面,我們是按照‘一擴、一降、一提、兩新’的思路整合出台相關政策,引導單位招用就業和個人靈活就業,也就是就是擴大補貼範圍,降低申報門檻,提高補貼标準,出台兩個全新的政策。”該負責人說:“比如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範圍由原先的本區城鄉勞動力創業擴大到昌平戶籍創業,原先招用3名本區城鄉勞動力可以拿到2萬元補貼,現在招用1名本區城鄉勞動力就可以拿到1萬,最多5萬,如果是昌平戶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招用1名本區城鄉勞動力,可以拿到2萬元,最多10萬元。”
“昌16條”中還有兩個全新政策,一個是引導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揮作用,介紹本區城鄉勞動力到單位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按照每人500元标準,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一次性職業介紹補貼;另一個是加大個人靈活就業支持力度,對女滿35周歲、男滿40周歲的昌平區非農業戶籍勞動力,從事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各種非全日制靈活就業,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給予每月500元最長不超過3年的昌平區區級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截至目前,3109名昌平生源應屆畢業生中,已就業2962人,就業率達95.27%,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畢業生已全部實現就業。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