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針對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這兩個就業重點群體,人社部門有哪些促就業舉措?一起來看看吧!
@高校畢業生
暢通一條渠道,強化四項服務
高校畢業生就業關系着個人的前程,家庭的幸福,也關系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今年受疫情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着許多困難,市場需求下滑,招聘延後,求職也遇到了新的阻力。人社部實施了就業創業促進等系列行動,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最重要的工作特點,就是“暢通一條渠道,強化四項服務”。
暢通一條渠道
暢通畢業生的求助通道。7月份,人社部向社會發出了公開信,廣泛提示高校畢業生可以享受的基本公共就業服務事項和求助通道。9月份,人社部上線了全國統一的求職登記小程序,支持高校畢業生一鍵直達公共就業服務。
強化四項服務
一、強化崗位拓展
通過政策激勵,各方盡責盡力,擴大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規模,擴大基層項目招募規模,擴大研究生和專升本招生規模。
同時支持中小微企業更多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其中,目前公共部門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已經達到了280萬人。
二、強化招聘組織
重點是搭建常态化的服務平台,加密組織招聘活動,在線上人社部繼前期的“百日千萬”招聘活動的基礎上,推出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綜合服務平台。現在在這個平台上,日均發布崗位信息26萬個。
線下正密集開展民營企業招聘月、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系列的專項活動,已累計發布招聘崗位信息150萬個。同時,已安排跨區域的巡回招聘會50場次。
三、強化能力提升
人社部上線了百節職業指導公開課,增強畢業生的求職能力。啟動百萬青年技能培訓行動,拓展新職業培訓,以增強畢業生的技術技能。
人社部擴大了就業見習規模,以增加畢業生的實踐經驗,今年已經有34萬青年參加就業見習活動。
四、強化困難幫扶
主要是通過優先幫扶和政策傾斜,助力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零就業家庭畢業生盡快就業。同時,幫助其他困難畢業生得到就業領域的全面幫扶。
目前,已經向150萬困難畢業生和湖北畢業生發放了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向湖北高校畢業生投放了80萬個崗位信息。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壓力較前期有所減輕。人社部還将繼續努力,加力推進政策落實,擴招落地,啟動創業支持,見習推進、“就業雲服務”等系列活動,為畢業生更好提供品質化就業服務,盡最大努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助力他們在各行各業施展才華、成就夢想。
@農民工
五項措施助就業
農民工是我國産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就業工作的重點群體。今年在疫情影響下,有一部分農民工外出務工受阻,就業壓力增大。人社部會同15個部門出台了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專項政策文件,同時也開展了系列就業和培訓方面的服務活動,全力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截至三季度末,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有1.79億人,較二季度末增加了200萬人。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引導有序外出
加大崗位歸集發布力度,暢通輸入地、輸出地用工信息的對接,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務工。特别是在疫情期間,建立了跨地區、跨部門的“點對點”返崗複工協作機制,幫助農民工“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累計輸送農民工超過600萬人。
二、支持就地就近就業
引導回歸農業解決一批就業,實施以工代赈項目吸納一批就業,創新業态發展拉動一批就業,主要是現在有很多電商等新業态也在深入農村、深入鄉鎮。扶持返鄉創業帶動一批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就業。通過多種途徑,為農民工創造更多的就地就近的就業機會。
三、優化就業服務
重中之重是落實平等就業服務,農民工可以在就業地、參保地進行失業登記,也相應擴大了失業保險發放範圍。優化招聘服務,持續開展線上“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等專項服務活動,并積極推動了線下招聘活動的開展。
四、強化技能提升
實施了農民工穩就業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大力開展以工代訓、定向定崗培訓、急需緊缺職業專項培訓、職業轉換培訓和創業培訓,滿足農民工多元化的技能提升需求。前三季度,已培訓農民工500萬人次。
五、保障合法權益
大力推進根治欠薪,妥善處理勞動争議,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勞動保障權益。前三季度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為23.7萬農民工追發工資等待遇29.4億元。
在做好農民工工作的過程中,人社部始終将促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對貧困勞動力優先組織外出,優先穩定崗位,優先提供轉崗服務,優先做好返鄉承接,确保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不低于去年。截至9月底,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已經達到2934萬人,超過去年的總規模。
農民工就業關系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改善,人社部将持之以恒,多措并舉,真抓實幹,盡最大努力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