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 08:33:42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蔔 雲 卓 萌 王 波 周旭明] [編輯:夏博]字體:【大 中 小】
端穩“飯碗” 幸福滿滿
——常德市人社部門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工作紀實
蔔 雲 卓 萌 王 波 周旭明
秋冬交替時,常德連日放晴,金橘沉甸,丹桂送香。在這收獲的季節裡,人們正趁着大好天光,為着更豐碩的成果、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勞作。
豐年人樂業,就業是反映民生和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标。今年來,面對疫情沖擊等挑戰,常德市人社部門堅持把“穩就業保民生”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第一位的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時研判就業形勢,積極落實政策措施,切實加強就業服務,确保了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10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98萬人,完成省定任務的94%;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79萬人,完成省定任務的105.3%。
織牢政策保障網
穩就業先穩企業。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市場主體。應對疫情,常德市人社部門以政策支撐為基礎,強化服務保障,通過實施“減免返獎補”等系列措施,“真金白銀”落實好惠企政策。
減免社保,為企業“卸擔子”。為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常德市全面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主動對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階段性減免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無需企業申報和辦理。截至10月底,全市8846家參保單位,享受減免社保費10.76億元,預計全年全市減免社保費總額12.6億元。
穩崗返還補貼,替企業“撐場子”。常德市加大穩崗返還補貼力度,适度放寬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條件,讓更多中小微企業得實惠。截至10月底,全市為485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2077.5萬元,穩定崗位5.37萬個;為海利化工等195家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發放穩崗專項補貼2638.37萬元;為湖南康怡醫療器械公司等3家防疫物資重點生産企業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共40萬元。一系列優惠政策落地見效,企業用工成本降下來,員工待遇更高了,企業招工用工底氣也更足了。
獎勵用工,引企業“邁步子”。為鼓勵企業主動積極作為、新增就業機會,常德市加大服務企業用工獎補政策兌現力度,充分發揮政策牽引力。為企業引進勞動力且穩定用工3個月以上的,按每人400元給予一次性獎勵,引入高級工者,一次性獎勵800元。今年已累計發放202.3萬元。對區縣市新建且經考核合格的公共人力資源市場,按照每家10萬元的金額給予一次性補助。去年以來,漢壽縣、臨澧縣、澧縣各新建了一家人力資源市場,市場配置資源作用進一步增強。
搭好就業供需橋
就業是一場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離不開人社系統牽線搭橋。近年來,常德市積極構建起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城、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隊伍,充分發揮基層就業服務平台作用,通過信息公開與共享,精準對接企業與求職者。為應對疫情影響,今年全市組建了39個招工小分隊,舉辦了180場線上招聘會、105場小規模“點對點”招聘會,為150家重點企業招工1.69萬人。
重點企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着引領帶動作用。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常德市積極開展“百家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年”活動,建立健全“市、縣、鄉(街道)、村(社區)”四級服務企業用工網絡,市、縣分别成立專班服務機構,184個鄉鎮(街道)配備專職就業服務人員676名,2262個行政村(社區)均配備1名以上勞務經紀人或勞保工作人員;建立服務重點企業用工聯絡機制,配備服務專員,定期上門摸底,分類建立企業缺工台賬,及時掌握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努力實現全天候服務企業用工“不打烊”。同時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精準發布企業用工需求。今年來,全市發布企業招聘崗位信息17.6萬餘個。
搭建招聘平台,是集中高效對接供需雙方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人社部門多次組織“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企招聘周”“服務園區企業用工”等就業專項服務活動,緩解企業“招工難”。去年全市共舉辦大型招聘會114 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9萬個。今年,常德市人社部門加大線上招聘力度,發布重點企業招聘崗位信息13萬餘個,鼓勵返鄉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9928人。
家住鼎城區黃土山村的周斌,原本在房産行業工作,收入起伏波動大。面對每月生活開銷、房貸、兒女教育費用等固定開支,周斌備感壓力,決心另尋出路。去年10月,周斌在常德技師學院中聯焊工班學習技術近1個月,結業後被推薦到中聯建起工作,現在已經是桁架車間一名成熟焊工,工作離家近,收入也穩定下來,一家人衣食住行都有了保障。
周斌生活的變化,得益于常德市“訂單式培訓”服務工作的推進。為高效利用資源,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人社部門立足企業需求,推出“訂單式培訓”服務,堅持以企業為主體,職業(技工)院校為依托,其他社會培訓機構為輔助,積極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為企業定向輸送技能人才,實現了“校企對接、工學一體、産教融合”。據了解,常德技師學院近年來先後與飛沃新能源、中車新能源等17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與三特機械、響箭重工等企業聯合辦班,已訂單培養學生298名。
推動穩就業落腳于實,既要打通供需“堵點”,又要連通返崗“斷點”。常德市人社部門精心服務返崗複工,聯合衛健、交通等相關部門,指導農民工做好防護,靈活采取專車、專列等運輸方式,為農民工提供從家門口到廠門口“點對點”的出行服務,引導農民工平穩有序返崗複工。全市共組織專車581輛,輸送農民工1.76萬人,組織專列4列,輸送農民工1956人。
精準有力的用工服務有效助推了常德市複工複産。上半年該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工業企業實繳稅金總量全省第二,1至7月第三産業回升力度全省第一。
助力脫貧保重點
11月9日,津市本土主播徐新剛在石門同當地主播商談完合作事宜,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常德市區,同一家本地MCN公司洽談合作。徐新原本在武漢做生意,疫情期間作出了回鄉創業的決定。
“6月份我參加了人社部門組織的直播創業培訓,成為一名帶貨主播,同期着手創建了自己的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推介銷售家鄉的優質農産品。”徐新介紹道,“忙歸忙,我覺得現在的工作很有意義。無論能力大小,能以各種方式參與到扶貧助農中,我非常自豪。”據了解,徐新還多次帶隊參與各項直播帶貨大賽,銷售柑橘近30000斤、葡萄2500斤。
今年來,常德市擁抱直播經濟,将創新創業與消費扶貧相結合,打造創客主播孵化基地,開展創業訓練營活動。訓練營以“主播帶貨”為培訓重點,助推“德品出湘”。截至目前,全市已舉辦28期主播創業訓練營和培訓班,培養了1260名主播銷售員,帶動就業4100餘人,僅培訓期間就舉辦帶貨實戰訓練23次,銷售本地農特産品530餘萬元。
訓練營孵化出一批本土主播,形成了以培訓促就業、以培訓助産品出湘為特色的就業創業新模式。5月份以來,常德市已相繼舉辦桃源玉露翠梨電商節、澧縣葡萄節、澧縣錦繡黃桃電商節等創業創新直播帶貨大賽,助力精準扶貧。其中8月份舉辦的“澧縣第15屆葡萄節——創業創新網紅直播帶貨”大賽上,200名網紅主播在30天内銷售陽光玫瑰近500萬斤,銷售額達1億元。
扶貧先扶志,兜底不兜“懶”。為幫助貧困勞動力自主脫貧,常德市人社部門還于3月至6月間開展了“就業扶貧百日攻堅”行動。将未脫貧貧困勞動力、返鄉回流貧困勞動力、易地搬遷貧困勞動力、零就業家庭貧困勞動力及監測戶貧困勞動力作為重點服務群體,重點對接、重點監測、重點服務、重點跟蹤。全市共組建就業扶貧攻堅小分隊110個,聯點幫扶貧困勞動力13.9萬名,通過走村入戶等方式,實地核實貧困勞動力個人信息,“一對一”制定幫扶方案。
對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願的就業困難人員,人社部門按照“托底線、救急難”原則,開發一批公益性崗位就業,優先安置疫情防控期間無法返崗就業的零就業家庭、低保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通過廣泛發布招聘公告、勞動保障服務基層平台調查與推薦等渠道,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
截至11月4日,省平台顯示常德市各區縣市共錄入就業扶貧車間190家,提供崗位1236個,吸納就業11713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814名;錄入各級就業扶貧基地56個,提供扶貧專崗4282個,已穩定吸納868名貧困勞動力就業;錄入扶貧公益性崗位10192個。全市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已就業116827人,占貧困勞動力總數的79.76%,超過目标任務要求19.76個百分點;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未脫貧貧困勞動力就業率達100%。
高校畢業生因基數大、競争激烈、缺乏求職就業經驗,成為了就業工作重點關注群體。面對今年全市應屆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企業用工需求縮減的嚴峻形勢,常德市人社系統堅持多點發力、多措并舉,制定專項工作方案,通過組織家訪、集中送崗、百場服務、扶持創業、靈活就業典型推選、網紅培育、社區“留人”、技能提升、保障底線、政策服務等十大活動,全方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截至目前,全市共為2182名應屆高校畢業生發放327.3萬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退捕漁民再就業是今年常德市穩就業工作的一大重點、焦點。為積極配合常德市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常德市加強退捕漁民信息采集,完善實名制台賬,對錄入系統的漁民落實“311就業服務”,即免費提供3次職業介紹、1次職業指導、1次職業培訓信息。通過漁民專場招聘會為其搭建求職平台;通過勞務輸出、扶貧車間和扶貧基地吸納就業、創業帶動就業等方式幫扶退捕漁民就業,以保退捕漁民“從船上退得出,在岸上留得住”。
47歲的廖建平是桃源縣漳江街道一名退捕漁民,今年在縣人社部門包戶幹部幫助下,順利入職湖南龍行天下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沒想到我們還能有一天在寬敞明亮的工廠車間上班,風吹不到、雨淋不到,比以前打漁的日子強多了。”廖建平說。
賽訓結合鍛人才
技能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資源,是促進産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強化技能人才供給是穩就業的一着“先手棋”。
近年來,常德市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培養,通過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廣泛舉辦技能比武大賽等方式,以訓促練,以賽促學,為廣大技能勞動者成長成才創造條件。同時積極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提高勞動者素質。
“多虧了政府的技能培訓好政策,現在我在家門口就業,每年能有7萬多元的收入,還能抽出時間照顧父母和孩子。”回顧這一年的經曆,西湖管理區新北河村民彭飛感慨萬千。
37歲的彭飛曾在外務工多年。去年7月他通過公衆号了解到,西湖管理區人社局正組織舉辦無人機技能培訓班,所有居民均可免費參加,成績優異者可就近安排工作崗位。早已厭倦了打工生涯的彭飛當即辭掉工作報名參訓。
培訓期間,彭飛勤奮好學,很快通過了考核,并取得由專業機構頒發的無人機駕駛證,随後被三湘豐隆植保無人機飛防大隊吸納為飛手。憑借熟練的飛行技藝和勤勞苦幹的精神,彭飛在廣袤的洞庭大地上“飛”出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疫情期間,常德市人社部門堅持“停工不停學”,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充分利用網上職業技能學習平台開展線上培訓。全市注冊登錄平台學習人數達4300多名,各培訓機構在疫情期間共開展線上培訓6000多課時。
4月上旬,随着疫情持續好轉,人社部門及時重啟職業技能線下培訓,出台相關文件,将全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目标任務進行分解,對各區縣市開展全年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采取每月定期調度、重點調研、通報約談等多種方式進行督導。
全面複工複産後,針對疫情帶來的工學矛盾突出問題,常德市加強宣傳引導與資金扶持,根據相關文件,進一步擴大了職業技能培訓惠及面,全面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全市開展焊工培訓1500多名、電工培訓2400多名,培訓補貼達548萬多元。同時,根據各區縣市的實際工作需要,下撥市級調劑資金5790萬元,有力支持了區縣市培訓工作的開展。
截至10月底,全市今年累計完成職業技能培訓61645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23163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48431人;省重點民生實事補貼性職業培訓57171人,均超額完成目标任務。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重重挑戰,常德市人社部門将全力以赴打好‘主動仗’,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堅持穩就業先穩企業、先保重點、先優服務,堅決确保全市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助推開放強市産業立市再上新台階。”常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業文說。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