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麗
2020年11月03日10:08 來源:中國商網
共享到 :
原标題:政策落地見效 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文麗)"今年1至9月,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已經完成全年預期目标任務的99%。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李忠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穩就業政策落地見效,重點群體就業得到較好保障,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就業總量壓力不減、新的影響因素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國急需持續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實現高質量、更體面的就業。 專家認為,隻有抓住技能提升這個關鍵,才能優化就業結構,使穩就業更穩。
穩就業效果凸顯
關于當前就業形勢,李忠用12個字進行了概括——"總體平穩、逐步回暖、好于預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增、一降、一升"。
"一增"是指城鎮新增就業穩步增長。 1-9月,我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接近完成900萬人的預期目标任務。 "一降"是指調查失業率逐步下降。 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6.2%的曆史最高值,随後波動下降至9月的5.4%,低于6%左右的預期調控目标。 "一升"是指勞動力市場活躍度上升。 人力資源市場機構網絡招聘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場需求急劇下滑,招聘需求人數在一季度同比減少了25.9%,目前已經由負轉正。
随着疫情防控逐漸向好,我國就業市場景氣度也持續回升。 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今年三季度招聘需求人數降幅小于求職申請人數,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環比季節性回升,7-9月CIER指數持續上升。 從區域和城市來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CIER指數依次遞減,一線、新一線、二線和三線等城市CIER指數依次遞增。 京津冀和東北地區的就業競争仍然激烈,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就業市場競争相對寬松。
值得一提的是,靈活就業因其規模大、空間大,成為穩就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人社部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我國靈活就業形勢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态等,從業人員規模在2億左右。 在解決勞動者生計的同時,靈活就業緩解了城鎮就業壓力,已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
多因素綜合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多變、國際經貿環境趨緊等多重挑戰疊加情況下,為何就業形勢仍能保持總體穩定? 在李忠看來,根本原因在于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就業工作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 具體來說,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得益于經濟恢複的基礎效應、穩就業政策的對沖效應、服務培訓的助力效應、社會各方面的合力效應。
一直以來,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是就業服務的重點群體。 面對困難挑戰,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狠抓落實,擔當作為。
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實施了就業創業促進等系列行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 "最重要的工作特點就是'暢通一條渠道,強化四項服務'。"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表示,暢通一條渠道就是暢通畢業生求助通道,強化四項服務就是強化崗位拓展、強化招聘組織、強化能力提升、強化困難幫扶。 據統計,目前公共部門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280萬人。 同時,通過擴大就業見習規模,今年已經有34萬名青年參加就業見習活動。
而針對在疫情影響下部分農民工面臨外出務工受阻等難題,人社部會同15個部門出台了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專項政策文件,開展系列就業和培訓方面服務活動,全力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 截至三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民工已達1.79億人,較二季度末增加200萬人。
此外,今年7月底國務院辦公廳還發布了《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堅持市場引領和政府引導并重、放開搞活和有序規範并舉,提出了細化支持靈活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意見印發以後,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采取一系列積極舉措,支持勞動者多渠道靈活就業,比如加大對個體經營、非全日制、新就業形态的支持;在審批管理、資金、場地等方面給予"四免"支持;從新職業開發、針對性培訓、就業服務、權益保障等方面加強保障扶持。
仍面臨諸多挑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複雜,不确定因素多,重點群體就業任務十分艱巨,穩就業、保就業還面臨許多新的挑戰。 《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雖然就業大局總體穩定,保就業、促就業、穩就業政策效果凸顯,但是重點行業、企業、地區和群體就業仍需關注,就業結構性矛盾越發突出,小微企業、京津冀和東北地區、一線城市及高校畢業生群體的就業市場競争仍然激烈。
專家認為,破解結構性矛盾是穩就業撬動點。 當前,我國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短缺,一般技能人才供應相對過剩,限制了中小企業用工需求的擴大,直接影響到産業鍊的競争力。 應進一步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職業教育由"教育教學型"向"産教融合型"轉變。 在政策保障上,應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同時,穩就業還需要開辟新的就業領域與就業方式。 從今年年初的"共享用工"潮到不斷更新的新職業和新就業形态,靈活就業正成為穩就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疫情防控期間,網絡零售、互聯網醫療、線上課堂等新産業、新業态快速成長,為靈活就業提供了更多機會。 當前,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是激發勞動者創業活力和創新潛能的有效手段,也是解決低收入群體就業的重要途徑。
此外,專家提出,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要從扶持企業入手,對一些困難企業、受疫情影響大的企業提供及時到位的幫助,給企業吃"定心丸"。 比如,進出口企業、服務業企業等解決就業人口的能力很強,但受疫情沖擊特别大,政府應高度重視,持續提供精準扶持政策。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