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10-1908:31人民網精選資訊官方帳号
吉林省城鎮新增就業14.26萬人,完成年計劃67.9%;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75萬人,完成年計劃62.5%;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03萬人,完成年計劃50.75%。城鎮登記失業率3.1%……上半年的一組就業數據顯示,吉林省各項就業指标運行持續向好。
優化政策環境 加強政策扶持
實施更加積極的政策,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就業。
穩就業就先要穩住企業,“我們用社保降費省下的錢來提高員工福利待遇、投入研發、擴大生産、引進人才……從長遠來看這些政策有助于留住人才,增強凝聚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說。減費簿上“添一筆”,發展活力“加一分”。降費紅利正轉化為企業的活力、員工的信心。面對疫情沖擊,我省迅速出台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明确了減免社會保險費、緩繳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應急經辦管理服務、社會保險支持政策銜接、确保待遇按時足額支付、建立健全協同工作機制等6個方面的政策措施,确保國家政策落實落地落到位。
上半年,全省大型企業減半征收社會保險費政策減輕企業繳費負擔共計33.5億元;中小微企業免除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共計45億元;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15億元;繼續實施社會保險綜合降費率政策減免企業負擔共計20億元。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的實施,大幅度降低企業負擔,有力幫助企業應對風險、渡過難關,為實現保市場主體目标的實現奠定重要基礎。
持續抓好援企穩崗穩定就業。延長參保企業穩崗返還政策實施期限。降低中小微企業返還門檻,提高返還标準。積極落實“減、免、緩、返、降”社保一攬子支持政策,為企業特别是中小微企業減輕負擔,給企業複工複産吃下“定心丸”。
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以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就業,出台應急政策引導就業。針對疫情影響嚴重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兩大群體,緊急研究應急政策,制定出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工作的11條政策措施、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19條舉措等系列政策措施。創新設立人社服務專員,全力服務重點企業用工;設立補貼标準為每人1000元的一次吸納就業補貼,鼓勵春節期間重點企業吸納用工;設立一次性就業創業服務補助,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公共就業服務。
精準施策下功夫 重點群體得實惠
近日,“長春市促進高校畢業生來(留)長創業就業‘百日沖刺’活動”啟動,活動将為全省3.6萬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精準服務,同時,面向全國集中開展域外引進高校畢業生來長就業創業對接活動,使有意願來(留)長創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應留盡留,系列活動的背後是我省紮實持續幫扶重點群體促進就業的有力之舉。
紮實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通過開展“築夢家鄉”供需網絡雙選會、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網絡招聘會、“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等,實施“211”就業服務行動。2019年全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就業率達到85.25%,81家大學生創業園吸引2573名大學生入園創業,帶動就業2.09萬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點對點、一站式”有組織批量輸出農民工11417人,新增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655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1.15萬人,完成年計劃73.72%。紮實推進貧困勞動力就業。截至6月末,全省貧困勞動力有就業意願6.89萬人,實現就業6.73萬人,占有就業意願人數的97.68%。引導退役軍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退役後可接受一次免費培訓,并給予培訓期間生活補助。全面實施殘疾人職業能力提升行動,大力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水平。
就業形勢持續向穩 就業結構逐步優化
積極引導地攤經濟靈活就業。全省各地陸續啟動了“地攤經濟”,據相關部門統計,全省開設夜(早)市423個,容納攤位6.21萬個,吸納從業人員10萬人左右。地攤經濟為低收入群體乃至暫時失業人員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就業機會,從抽樣調查看,靈活就業人員和低收入人員占90.1%,日均營業額均超100元,超過200元的達到64%。同時,我省人社部門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上半年共幫扶2.03萬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援助零就業家庭284戶,實現就業298人,援助率100%。
積極推動網紅經濟引導創業。全省各地普遍掀起“網紅”經濟熱潮,直播帶貨成為新時尚,帶動創業就業實現新提升。據智聯招聘有關數據,我省直播相關崗位的招聘職位數上漲83.95%,招聘人數增幅更是高達133%。省人社廳在全國率先出台了《吉林省助力發展“網紅經濟”開展直播銷售員職業技能培訓方案》,拟培訓一批直播銷售員,進一步助力發展“網紅經濟”。未來一段時期,我省将持續穩定企業現有就業崗位,緊扣“免減緩返補”五方面政策,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工作。支持地攤經濟、網紅經濟、電子商務、網約車、網絡送餐服務、快遞物流等新經濟形态發展,為增加就業機會添加新動力。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