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已至,但有誰知其來源嗎?
如果不知道,請看看下面的介紹
不要過節卻不知節之意哦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曆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了解完中秋節的來源,我突然想知道大家都回家了嗎?雖然昨天最激動人心的消息莫過于學校解封,但即便如此,中秋仍有許多省内外學生無法回家,我想此時蘇轼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最能表達大家的心意吧!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轼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既然學校國慶放假,大家就好好玩吧,不要想太多,隻管玩!
最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大學生通訊社供稿 文/徐敏芳 圖/來源于網絡 編輯/徐敏芳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