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長白山管委會黨(工)委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先争優活動領導小組,各縣(市、區)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先争優活動領導小組: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做好幫扶困難群衆、幫扶困難黨員、幫扶薄弱基層黨組織工作的意見》(吉發〔2011〕18号)精神,切實做好城鄉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以下簡稱城鄉“雙困”人員)就業幫扶工作,結合我省實際,現制定意見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過三年左右時間的就業幫扶,使全省符合條件的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得到積極就業政策扶持;使全省有就業願望和就業能力的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得到免費的公共就業服務;為每一名有培訓願望的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每年提供一次創業培訓或職業技能培訓;使全省符合條件的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得到小額擔保貸款;使全省就業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的人均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省人均收入增長幅度。
二、幫扶範圍
(一)城鎮“雙困”人員:指本地城鎮低保家庭中,在法定勞動年齡内、有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沒有實現就業的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
(二)農村“雙困”人員:指本地農村低保家庭中,在法定勞動年齡内、有勞動能力、有轉移就業願望,沒有實現轉移就業的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
三、完善就業扶持政策
(一)積極扶持城鄉“雙困”人員自主創業。各地要廣泛征集投資少、見效快、市場前景好的創業項目,制定創業項目計劃書,免費提供給有創業願望的城鄉“雙困”人員。對有創業要求和創業能力的人員,按照相關規定給予小額擔保貸款支持,解決其開業和資金周轉問題。繼續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對城鄉“雙困”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國家限制性的行業除外),按照有關規定減免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其開業後的經營負擔。就業困難人員中的城鄉“雙困”人員首次創業,收入超過低保标準後,城市低保家庭可繼續享受6個月低保待遇,農村低保家庭可繼續享受1年低保待遇。
(二)鼓勵各類企業吸納城鄉“雙困”人員就業。各地要鼓勵和引導各類企業拿出适當比例的崗位,用于安置城鄉“雙困”人員。各地興建的就業困難人員創業市場、返鄉農民工創業基地,要拿出部分攤位用于安置城鄉“雙困”人員。對安置失業一年以上的城鎮“雙困”人員的各類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落實好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同時,要依托用工需求量大、用工門檻不高、就業潛力大的用人單位,通過政策扶持、共建協作等形式,創建一批适合城鄉“雙困”人員就業的幫扶基地,符合有關條件的按規定給予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優惠。
(三)鼓勵城鄉“雙困”人員靈活就業。各地要通過興建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就業困難人員創業市場、再就業一條街等形式,積極鼓勵城鄉“雙困”人員從事計件工、小時工等非全日制工作,增加家庭收入。大力支持手工編織等家庭手工業發展,拓寬家庭手工業産品銷售渠道,不斷開發新産品,擴大家庭手工業規模。要進一步加大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的落實力度,按照《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政策延續和銜接有關問題的通知》(吉人社聯字〔2011〕5号)規定,對失業一年以上的城鎮“雙困”人員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四)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城鄉“雙困”人員就業。各地要進一步拓寬公益性崗位開發範圍,将園林、綠化、交通協管、治安保衛等社會化服務崗位,重點安置城鄉“雙困”人員。要結合開展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開發社區“三保”(保安、保綠、保潔)、“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項服務”(家政服務、配送服務、保健服務)、“三大管理”(物業管理、車輛管理、公共管理)等社區服務崗位,特别是開發社區配送、居家養老護理、病殘人員看護、公益小飯桌、小學生接送等崗位,主要安置城鄉“雙困”人員。
四、創新就業服務措施
(一)充分發揮基層勞動保障服務平台的作用。各地要進一步完善基層勞動保障平台服務功能,切實加強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台機構建設和信息網絡建設。在各行政村全面建立勞動保障服務員制度,加強服務員隊伍管理和培訓。社區和村勞動保障服務員,要向幫扶對象大力宣傳城鄉“雙困”人員就業幫扶有關政策,幫助聯系落實就業過程中的有關事項;要定期入戶走訪,加強對已實現就業人員的跟蹤服務,了解掌握幫扶對象就業、享受政策等情況。
(二)完善城鄉“雙困”人員公共就業服務。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要在服務大廳為城鄉“雙困”人員設立專門服務窗口,免費提供政策信息咨詢和職業介紹服務以及一對一的職業指導,幫助城鄉“雙困”人員樹立市場就業、自謀職業的觀念。要紮實開展以“促進就業,我們真情相助”為主題的為民服務創先争優活動,積極為城鄉“雙困”人員提供“送幫扶到人、送崗位到手、送政策到位、送服務到家”等就業援助。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各類職業介紹機構積極參與城鄉“雙困”人員就業幫扶活動,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落實好職業介紹補貼政策。
(三)加強城鄉“雙困”人員技能培訓。各地要針對城鄉“雙困”人員的特點和需求,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發适應崗位需求的就業培訓項目,通過開展訂單式、援助式、輸出式等培訓,實現以培訓促就業。對有創業願望的城鄉“雙困”人員要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幫扶他們盡快實現自主創業。對參加培訓的城鄉“雙困”人員按規定落實好就業培訓補貼和鑒定補貼有關政策。
(四)組織農村“雙困”人員轉移就業。各地要通過就地就近轉移、勞務輸出、勞務協作等形式,積極開發适合農村“雙困”人員需要的就業崗位。加強跨省勞務輸出協作,積極開發一批具有地域特點和專業特色的轉移就業基地,并認真做好轉移後的管理與服務,協調用人單位與務工者簽訂勞動合同,定期到用工單位了解情況,協助處理好勞資關系,切實解決務工人員的實際困難,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五、加強組織領導
(一)提高思想認識。“三幫扶”工作是推動吉林振興發展、加強黨的建設、轉變幹部作風、密切聯系群衆、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當前全省的一項重要任務。對困難群衆和困難黨員實施就業幫扶是落實全省“三幫扶”工作的重要舉措,各地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切實加強城鄉“雙困”人員就業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定期進行督促檢查,确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二)落實工作職責。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和人社部門要牽頭負責,組織協調其他相關部門,制定工作措施,落實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完善就業服務,強化監督檢查,促進城鄉“雙困”人員實現就業。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和人社部門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城鄉“雙困”人員就業扶持政策和先進典型,積極引導幫扶對象轉變就業觀念。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依托企業、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單位,通過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輿論宣傳,使廣大城鄉“雙困”人員在政策扶持和社會的幫助下,依靠自身努力實現就業,争取早日脫貧緻富,共享美好生活。
中共吉林省委組織部 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中共吉林省委創先争優活動領導小組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