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所說“積極的就業政策”意味着什麼?


  • 2020
  • 07/24
  • 16:10
  • 就業政策

  • 229
  • 浏覽量

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毫無疑問是知曉度最高的兩項宏觀經濟政策。我國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币政策,這樣的表述,不僅出現在政府文件和各種研究文章中,也屢見于學生試卷和公務員考題。但“就業政策”這四個字,恐怕熟悉的人并不算多。


事實上,這樣的現實恰恰印證了李克強總理在1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語重心長”對參會人員說的一句話,“很長一個時期以來,我們對‘就業’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充分”。


就業有多重要?從國内看,正如總理所言,就業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是最大的民生,我們制定經濟增長目标根本上是為了保障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最基本、最大、根本上,這些最高級的前綴全部指向一點:就業是政府“最要緊的責任”。同樣,從國際看,世界大多數國家政府,最看重的數據也是就業。


因此,“就業政策”不僅是一個亟須向公衆普及的經濟學新概念,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天常務會正是基于此,通過了“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李克強強調,政府要把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創造更加有利的就業環境。


從總理的決心可以看出,“積極的就業政策”,其分量完全可以與積極的财政政策、穩健的貨币政策等量齊觀,鼎足而三。說句題外話,總理這堂宏觀經濟學乃至社會學課,很多人可得記好了,将來“國考”某道試題,可能就需要依據2017年1月18日這場國務院常務會的内容來作答。


如同積極的财政政策體現在方方面面,作為一種基本性的宏觀政策取向,積極的就業政策也可以在本屆政府很多重要舉措中尋出一條清晰的脈絡來。


為什麼始終把簡政放權作為“當頭炮”,持續不斷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什麼如此重視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和培育新動能?為什麼盯住給企業減稅降費這件事不放?這些重大決策背後的邏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更進一步促進就業。


同樣,現代農業、農民工返鄉創業、先進制造業、以快遞為代表的現代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健康和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一二三産當中李克強這些重大關切,其中也都有增加就業崗位的更深考量。很多新業态,總理為什麼願意為之“站台”,并屢屢提醒各部門要審慎監管,不能一棍子打死,就是因為其就業容量大,有利于充分釋放吸納就業的潛力。


政府的就業政策不斷邁向更加積極的方向。通過持續不斷拓展創業就業崗位,不僅可以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也為更多人、特别是為年輕人打通向上成長的通道,充分釋放個人的潛能與創造力。這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活力之源,也是穩定之錨。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51226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