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史上唯一最最特殊的年頭。除了全球性的疫情飛揚跋扈,也牽涉到各行各業停業待興……具體到高校學生上課,更是前所未有的出乎意外。盡管如此,我們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文學評論與寫作》課,卻沒有因為上網課而受到任何影響,反而在線上課堂上氣氛活躍,互動流暢,同學們争先恐後,踴躍發言,經常使課堂呈現出比較熱烈的場面。
《文學評論與寫作》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
為理論篇,中篇實踐篇,下篇欣賞篇。理論篇以老師主講為主,間或穿插思考題,下節課讓學生回答;中篇實踐篇,提前安排閱讀,布置有思考題,學生上課時回答。大家态度認真,發言積極,效果良好。尤其是在讨論《雪地裡的期盼》和《冬》這兩篇課文時,同學們群情激昂,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同學甚至聲淚俱下,無比深情的談了自己的心理感受,是所有學生都深受感染。
下篇是欣賞篇,過去一直作為課外欣賞,課上檢查作業,但是這學期加了兩月拓展課,所以就在課上解讀欣賞,深入讨論。
下篇共有11章,也就是11篇文章,很多都是文學史上的名篇,所以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很高。當解讀瓦爾特 比梅爾的《饑餓藝術家》時,同學們的課堂熱情達到了沸點。因為瓦爾特 比梅爾對卡夫卡的的小說《饑餓藝術家》進行了現象學研究,并采用了“解釋”和“解說”的方法進行分析。其中的很多哲學理念使同學們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們用了三節課對這篇文章進行讨論,讓大家深入理解,充分讨論,很多同學談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更重要的,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大家一緻表示,學到了很多哲學方面的基礎理論。
線上的網課教學結束了,但是網課教學課堂讨論的熱烈場景還不時輝映在我和同學們的腦子裡。同學們說:這種經曆是今生唯一的,也是我們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教師惠慧供稿)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