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均教授應邀作學術講座:從《禮記·曲禮》(上、下)看古代中國的禮儀文化


  • 2020
  • 06/22
  • 8:14
  • 科研活動

  • 1177
  • 浏覽量

       6月19日下午4:00—5:20,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劉興均教授應校學工中心邀請,通過釘釘平台成功作了一場題為“從《禮記·曲禮》(上、下)看古代中國的禮儀文化”的學術演講。

       講座内容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讨了《禮記·曲禮》上、下篇所記載的上古的禮儀文化,探讨了禮儀文化的緣起和發展、内涵和實質;聚焦禮儀文化的社會價值與治世功能,梳理了禮儀文化在修身進德、齊家創業、施政教化三個方面的功能和價值;立足當下,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禮記·曲禮》中的各項儀禮規定。

       首先,關于禮儀文化的緣起、内涵和實質。劉興均教授認為,關于禮儀文化起源的探讨有多種說法,不下五種。有天神生禮儀說,有自天地人三分起即有禮說,有禮來自于人性說,有禮産生于人性與環境說,還有禮生于理、起于俗說。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上可追溯到一萬年前的新人時代,但真正系統而有序地實施各種祭祀和慶典活動應該是在父系氏族社會階段,而禮儀文化發展到成熟的進步的禮儀文明,應該是在杜絕人殉、人牲且實行分封制的時代即西周。

       而禮的實質就是要求人們品行完美,言語合乎正道。《曲禮》上、下兩篇廣涉言語、飲食、灑掃、應對、進退的儀規禮節,能使讀書人外修其行容舉止,内養其品格性情,以漸至最佳的修境。

       其次,有關禮儀文化的社會價值與治世功能,主要從修身進德、齊家立業、施政教化三個方面進行講解。

       在修身進德方面,修身就得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見精神。《曲禮》有雲:“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讀書人從一開始就養成溫文爾雅、端莊謹嚴的儀态和風貌,也就達到了“正爾容”的目的。

       在齊家立業方面,古代把讀書人的進身之路分為四個階梯:修、齊、治、平。婚娶必借媒妁,為子須行孝道,立業要敬師長,古人齊家立業,講究的是忠孝仁義,信奉的是恭敬賢明。

       在施政教化方面,強調正名分、嚴尊卑,就是要維護上下等級制度,《曲禮》上下篇在涉及等級制度方面有很多近于苛刻的儀規,體現了中國人對蒼天、大地、國家、父母和老師由衷的尊重。

       最後,劉興均教授指出,《禮記》是一部精華與糟粕并存的文獻,今天我們閱讀它,需要有批判的眼光,既不盲目接受,也不一概排斥,才能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古人對天地、國家的敬重,對父母雙親的敬養、對老師的尊重等都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禮儀文化中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綠色生态發展觀有用的東西也應當繼承和光大。

       講座吸引了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學生及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的諸位教授進來聽講,還有部分是劉教授十多年前指導過的碩士研究生,他們也不放過再次聆聽老師教誨的機會,演講結束後對老師深入淺出、明白通透的講解贊不絕口。同學們對有關《禮記·曲禮》中所載的傳統禮儀文化産生了濃厚興趣,并踴躍發布實時彈幕消息進行“雲互動”,提出了各自的觀點與看法,講座氛圍十分活躍,圍繞“如何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禮儀文化”這一命題展開熱烈讨論。


圖/文 殷孟霞


CONTENT END

  • 科學研究
  • 科研活動
  • 科研成果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86743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