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穩崗政策發力 穩就業頻收硬核禮包


  • 2020
  • 05/17
  • 22:06
  • 就業政策

  • 214
  • 浏覽量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 班娟娟)《經濟參考報》3月2日刊發題為《減負穩崗政策發力 穩就業頻收硬核禮包》的報道。文章稱,随着抗疫情穩經濟持續深入攻堅,作為“六穩”之首和民生之本的穩就業也不斷加碼。近日,中央多次部署“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确保就業大局穩定”,從部委到地方頻頻送出硬核政策“大禮包”,減負穩崗擴就業多“箭”齊發。與此同時,各地在線招聘火熱開啟,大量新就業崗位加速釋放。各地各高校3月預計舉辦近2萬場招聘活動。


2月23日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強調,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抓好社保費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補貼等政策落地,針對部分企業缺工嚴重、穩崗壓力大和重點群體就業難等突出矛盾,因地因企因人分類幫扶,提高政策精準性。


圍繞抓好穩就業,2月11日、2月18日、2月25日,接連三次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頻頻研究部署穩就業,推出鼓勵吸納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的措施等。


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密集送出硬核政策“大禮包”,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如,廣東印發2.0版“促進就業九條”,江西開展“保用工穩就業”專項行動等。


穩就業必須穩企業,有關部門在減負穩崗方面頻出實招暖招。2月20日,人社部、财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确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方案,并要求各省抓緊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并于3月5日前上報,盡快兌現減免政策。


此外,記者從人社部獲悉,各地加力加速推進穩崗返還政策落地見效。近期,一批中小微企業享受到穩崗返還資金逾3億元。其中湖南長沙已向9.4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1.97億元,惠及職工70萬人。近期,還将對15多萬戶企業陸續發放穩崗返還資金逾7億元,将惠及職工323萬人。


穩就業要着重在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上發力。其中,農民工是我國産業工人的主體,2019年總量已達2.9億人,其中有1.7億人外出務工,包括7500萬人跨省務工。


“農民工就業一線普工多,靈活就業多,受疫情影響更為直接。”人社部副部長遊鈞2月2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促進農民工就業上,将支持返崗複工一批,幫助招聘錄用一批,動員投身農業解決一批,鼓勵重大項目吸納一批,扶持創業帶動一批,開發公益崗位安置一批。


随着各地複産複工陸續啟動,推動農民工盡快返崗成為關鍵。據遊鈞介紹,截至目前,已通過組織專車、專列、包廂、專機等方式,“點對點”運送農民工返崗超80萬人。下一步還将引導返鄉農民工就地參加春耕備耕,參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業;深挖當地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用工潛力;提供線上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資金支持,鼓勵創業就業;開發一批環衛保潔、防疫消殺等臨時性公益崗位托底安置等。


高校畢業生也是穩就業的重中之重。“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創曆史新高達到874萬,加上往年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總量壓力巨大。”遊鈞表示,眼下正值春季招聘黃金季節,疫情導緻市場招聘需求下滑,畢業生求職受阻。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迅速調整推出一系列政策和舉措,加快完善落實就業創業政策,鼓勵企業吸納一批,引導基層就業一批,支持創業帶動一批等,千方百計挖掘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


在最大限度增加就業機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在發布會上指出,将着力穩住大學生就業崗位基本面,重點加大基礎教育、基層醫療、社區服務等領域招錄。此外,加大政策傾斜,鼓勵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好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各類項目,多種途徑開拓招聘渠道。


從部委到地方,大量在線招聘也在火熱開啟,釋放出大量就業崗位。


“我們與有關部門加強合作,已經為2020屆高校畢業生舉辦了12場大型招聘活動,在籌備的還有18場全國性活動,同時要求各省市各高校大力增加緊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專業匹配度高的崗位的網絡招聘。”翁鐵慧透露,3月份,還将舉辦電子商務行業、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領域等6場網絡招聘活動。


據悉,從2月28日開始,教育部推出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高校畢業生,首批已上線80餘萬個崗位。“初步統計,3月份各地各高校将舉辦近2萬場各級各類的網上招聘活動。”翁鐵慧說。


地方招聘也在緊鑼密鼓推進。其中,自3月1日起,為期兩個月的2020年北京地區畢業生春季網絡招聘月活動正式開啟,預計将有千餘家用人單位推出4萬餘個畢業生就業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專家表示,我國經濟規模大,市場空間廣,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近年來經濟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強,這些都為穩就業提供了堅實支撐。雖然疫情對就業市場造成較大沖擊,但是新動能的發展和傳統動能的改造升級蘊藏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此外,包括服務預定、技術開發、内容付費等新就業形态風起雲湧。

翁鐵慧表示,将面向國家戰略,加大力度鼓勵畢業生到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就業。此外,将豐富新就業形态。“鼓勵畢業生到生産性、生活性服務業以及民生急需的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就業創業。繼續會同有關部門開拓更多的就業渠道。”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除了支持企業适應群衆線上消費需求增加靈活就業崗位外,有關部門還将抓緊研究出台更大力度支持個體工商戶政策。下一步,以個體工商戶、新就業形态從業者、靈活用工平台等為抓手,補貼及稅收減免政策還将持續發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成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招生電話:0898-88351226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