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政策的直接目标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解決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二是促進新勞動力就業問題
一、解決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
對各類服務型企業新增崗位新招用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并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招用人數提供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對現有服務型企業新增崗位當年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并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在給予社保補貼的同時,3年内按一定比例減征企業所得稅。
對新辦服務型企業當年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并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3年内免征企業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當年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不足30%的,按一定比例減征企業所得稅。
二、促進新勞動力就業問題
第一,全面準确把握新的就業方針。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第一次将鼓勵創業納入就業方針,并要求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新的就業方針進一步明确了勞動者、市場、政府在促進就業中應發揮的作用,必須全面準确把握。
第二,認真貫徹落實促進就業的重大政策措施。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将促進就業上升到新的戰略高度,明确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根據就業形勢變化,及時充實和完善就業政策,加強就業政策與産業、貿易、财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措施的協調,加大公共财政對促進就業的投入,完善促進就業的稅收和金融扶持政策,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第三,加強對重點群體就業的扶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工作。采取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解決好重點群體的就業問題,是保持我國就業局勢穩定的重要任務。
第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為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不斷适應新的職業變化,增強就業穩定性,必須切實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注重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第五,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要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人力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快統一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健全人力資源市場監管體系,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要健全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快以基層公共服務平台為重點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建立全國就業信息網絡。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