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比去年增加40萬,加上疫情的影響,今年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疫情時期,高校、用人單位和相關部門采取了怎樣的措施應對變化,保障學生就業?
線上招聘緊急啟動
每年三月份是高校應屆畢業生春季招聘的高峰期,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早早開始操心現場招聘的替代方案。2月20日,北京工業大學就依托第三方平台北極星舉辦了第一場春季線上招聘。北工大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高學金介紹,該校2、3月間已經安排了六場空中雙選會,4月也有兩場待定中。
雙選會挪到網上後流程是怎樣的?以西安交大為例,用人單位在雙選會開始之前發布職位并收取學生簡曆,在雙選會當天9:00—17:00可和學生在空中雙選平台上進行在線溝通和視頻面試。雙選會結束以後,雙選窗口将繼續保留,參會學生可繼續浏覽信息投遞簡曆,由用人單位自行安排面試方式。
“空中宣講會、雙選會的平台系統早就在用,目前市場上大概有十幾家,由于線下交流方便,一直隻是輔助,但在特殊時期可以發揮作用。”集聘科技總經理瞿自強介紹,該公司已經幫多所高校緊急搭建平台。“高校在使用系統時比較注重安全、隐私、可控性的問題,所以更多傾向依托企業技術支持搭建獨立平台。知名學校往往建立本校平台,規模稍小的學校則可能以區域、行業聯盟形式共同搭建。”
“宣講采用網絡的形式影響不大,網絡雙選的話如果幾百人同時在線,可能無法及時關注。這需要我們事先和應聘者溝通,整個戰線會比較長。”牧原集團招聘經理郭飛躍說。“線上面試雖然不如現場效果好,但非常時期是很好的補充。”
另一位受訪的某央企總部人事工作人員也表示,企業目前着力先把線上部分完成,由于央企招聘的規章審核流程比較嚴格,将為畢業生發放簽約意向,待疫情解除,再完成其他程序。
由于對口農科單位集中在春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應屆碩士研究生李海蘭前半年沒怎麼投簡曆。轉過年來,她每天下午三點都會收到西農就業中心“精準推送”的崗位信息,這些崗位是根據她的專業和就業意願精準定制的。不久前,為了應聘青島市黃島區的一家事業單位,她還錄制了三十秒的短視頻進行自我介紹。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羅建峰介紹,對于碩士以上層次應屆生,該校已經和十幾個縣的農科系統、涉農企業進行了溝通,将筆試改為視頻面試,檔案核查、政審由學校進行,簡化引才政策的流程,這項工作還在繼續進行。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的考研群體也是潛在的就業變數。羅建峰表示,該校70%的本科生參與了考研,如果複試時間推遲,存在更大不确定性,必須讓這部分學生做好就業準備。“學校已經開展針對性就業幫扶輔導,組織了90名有就業指導中級證的老師,就簡曆問診、面試技巧、心理調适在線接受學生咨詢。”
湖南省就業指導中心近期對用人單位的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從用人單位春季校園招聘啟動情況看,計劃正常啟動招聘的單位占27.35%,受疫情影響延後招聘的單位占58.42%。“疫情讓4、5月份的集中招聘推遲,但随着疫情緩解,企業渡過困難,預計到8、9月份,受影響的應屆生還是可以找到工作。”瞿自強說。
人力資源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宋鑫提出,将擴大基層就業、企業吸納、貸款貼息、稅收優惠、靈活就業等政策的知曉面,确保政策落地生根見效。他還表示,“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将延長報到接收時間,盡最大努力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簽訂和報到手續等提供便利。同時,我們也會引導用人單位适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和簽約錄取。”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