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暫停現場招聘的同時加強網絡就業服務
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各大高校的現場招聘活動已全部取消,例如中國人民大學的2月28日女大學生專場、3月20日春季大型就業雙選會已由官方明确暫停。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将大力推進網絡就業服務,由教育部就業平台緊密聯系全國各省市就業平台、各大高校的就業網站、以及各個社會招聘網站,共享崗位信息等大數據,組建全國型的就業大市場。此外,教育部将積極推動各大高校開展線上服務,幫助學生網上面試、網上辦理就業手續。
2廣泛開拓就業渠道
首先是在往年的基礎上繼續組織實施好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特崗教師計劃、選調生等基層項目。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自主創業。推動大學生在重點區域(大灣區、雄安新區等)、重大工程(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重大項目(港珠澳大橋等)中尋找機會、實現就業。此外,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和實體經濟融合創造的新就業機會,幫助畢業生在傳統渠道外多方位就業。
3适當延長擇業時間
由于疫情影響,各省份教育廳大多已發文要求全省各類學校的開學時間不得早于3月初(3月2日),而3月份正是大學生就業的黃金期,俗稱“金三銀四”。所以今年畢業生的可供找工作時間将大為壓縮,清華北大複旦上交等頂尖名校的學生還好,普通高校的許多畢業生很可能會面臨離校時仍未找到工作的窘境。對此,教育部明确: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以将戶口、檔案在高校保留兩年,等到落實好工作單位後再辦理就業手續。
重點幫扶困難群體
王輝表示,對于身體殘疾畢業生、貧困家庭畢業生等困難群體,教育部将指導高校對他們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崗位推送工作。此外,教育部将開發一批線上就業指導課程,幫助習慣線下招聘會的同學适應新形勢。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