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來自東南亞國家的華僑陸續歸國,落戶海南省萬甯市興隆華僑農場。此後數年間,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歸僑陸續在興隆安了家。這些被歸僑帶來的不同生活、文化、習俗慢慢進行了大融合,并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華僑旅遊經濟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巴厘村”就是印尼人居住比較集中的地方,這裡的建築及文化習俗與印尼巴厘島比較相似。
近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印尼研究中心教師帶領學生前往興隆華僑旅遊經濟區開展當地語言生活狀況與保護情況的調研,調研内容包括人員構成、母語傳承情況、方言使用情況、普通話普及情況等。
從調查獲取的一些數據也發現了一些其他問題,比如村民人員結構問題比較突出,從業現狀不容樂觀等等。如下圖所示:
作為華僑旅遊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巴厘村”的确吸引了國内外衆多遊客,當問及目前與難歸之前的在印尼的親屬朋友是否依然保持聯系時,他們都表示很少聯系。這一問題引起了師生們的關注和思考,并計劃在本次調研總結基礎上将繼續開展更加深入的社會調查,探索歸僑與海外華人之間聯系狀況。
CONTENT END